-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2880
- 在线时间
- 32353 小时
- 精华
- 262
- UID
- 1
- 性别
- 女
- 考研年份
- 2014年
- 报考院系
- 公共管理学院
- 帖子
- 19286
- 威望
- 12880
- 金钱
- 61256
- 注册时间
- 2007-3-21
- UID
- 1
- 性别
- 女
- 考研年份
- 2014年
- 报考院系
- 公共管理学院
- 帖子
- 19286
- 注册时间
- 2007-3-21
|
《大河报》7月31日A03版
人本医疗,尊重生命
郑大一附院:一切为患者着想 提高服务质量
□记者 李晓敏 实习生 陈方圆 通讯员 曹咏 文
(阅读提示)口碑,源自一脉相承的专业和信任;人本,则是为了承载更多的健康托付。
药王孙思邈说:“夫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认为医者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仁爱之心。著名医院管理专家胡一夫也提到,医疗服务的根本是为患者提供健康保障,只有根植于“以病人为中心”这块土地上,医院品牌才更有生命力。
高效快速的医疗、细致入微的护理、深入浅出的解释……如今,从门诊到科室再到后勤,患者第一的思想不仅镶嵌在了医院每一个管理环节,同时也深入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每一个人心中。
◆门诊| 立体挂号平台 满足不同患者需求
打开预约挂号系统网址,输入用户名密码登陆,选择好科室、医生和预约时间,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两天后,凭着手机上收到的预约信息,小张可以到郑大一附院直接取号就诊。
这项便利服务得益于立体挂号平台建设。
作为我省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郑大一附院门诊大厅内平均每天要接待15000人左右,今年以来门诊量多次突破2万人。
如何让庞大的病人群体尽快分流到各个科室?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医院领导心里。
除了传统挂号外,郑大一附院还配备了自助挂号机、开通了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等方式,目的就是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目前,他们还正着手开展手机微信、掌上医院APP、支付宝等新型预约挂号方式,其中掌上医院APP已上线,很快,“小张们”在手机上就能轻松完成预约挂号了。
据来自郑大一附院的门诊数据显示,在总预约挂号人数中,网络、电话挂号的患者占20%,现场自助机挂号的占30%,还有50%的患者仍旧通过传统方式排队挂号。
怎么让对网络和机器操作不敏感的“老张们”实现快速分流呢?
门诊部通过增派人手,延长工作时长等方式,大力提高现场排队挂号效率,让病人排队挂号时间减少到10分钟以内。
此外,为了让更多的患者能在当天看上病,该院自2011年起还开展了简易门诊、节假日门诊和延时门诊等多项便民服务,并在2012年增设了夜间门诊。
◆制度 | 推行“弹性工作制” 以患者的需求为先
已经到晚上11点多了,很多人已开始进入梦乡,郑大一附院CT、磁共振等很多检查室内,依然灯火通明。
郑大一附院医技部门是整个医疗部门的窗口,为了让患者能最快拿到检查结果,减少看病与等待的时间,减少花费,他们在工作时间上推行“弹性工作制”。“简单的说就是当天门诊的病人一定要做完,什么时候做完什么时候下班,所有的机器周末也都没有停过。所以,医技部医生们很多中午都顾不上吃饭(尽管医院送误餐),晚上加班把当天的检查做完才下班。”
另外,放射介入科共4个病区,每个病区一年的手术量就达到3000多台,实行多班倒制度,以此保证手术质量,但是人歇机器不歇;
超声科有一个特点就是检查、诊断、报告需要一次完成。这就需要检查医生更加细致地寻问与检查,检查时间自然延长。今年1-5月份,他们共进行了23万多例超声检查。超声科的医生中午不休息,用盒饭解决午餐变成了常态,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加班加点来完成当天的检查;
检验科每天的检验量是一万五千余份,平均下来要做十几万个项目的测试。科室全年无休,星期天的检验量也能达到八千份……
◆护理 | 护士坐诊 贴心服务受欢迎
提起护士这个词,你第一时间想到什么?给病人打针、发药、喂饭、换衣?如今,在郑大一附院PICC、伤口造口、儿童哮喘等7个护理专科门诊,19位护理专家“摇身一变”,开设门诊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
如果说病人在医生那里得到了诊断和治疗,那么护理专家门诊存在的意义,就是指导患者做好日常护理保健康复。2002年,郑大一附院在全省率先开设护理咨询,并发展为护理专家门诊,让不少病人享受到了更便捷细心的服务。
肿瘤病人王德光就是受益者之一每隔不久他都要到医院更换化疗药物,“以前换一次药得花大半天时间。”王德光说,因为不住院治疗,每次来都要先挂医生号,医生诊断后开单子,再到病区找护士。病区等候的病人一般都有几十个,等排到自己再做完护理,大半天就过去了。“现在医院实行了优质护理服务,不用再满病区找护士了。”
护理专家门诊开设的背后,是拥有大批高级护理人才。据郑大一附院护理部介绍,如今在郑大一附院4375名护理人员中,有96名研究生和2名博士。越来越多高学历的护理人才正通过护理部“博士后-博士-硕士”为一体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师资力量雄厚的硕士、博士导师队伍培养出来。
◆后勤 | 保证安全同时 最大程度提供方便
河南是农业大省,优质医疗资源少,来郑大一附院就医的80%都是农民。 他们进城就医不容易,郑大一附院领导班子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尽力给病人和家属提供方便。食堂一日三餐为患者送来了可口的饭菜;夏天炎热,后勤24小时不间断供应冷、热水,让患者和家属们有卫生的饮用水并能在疲惫之余可以洗脸擦身;保洁工人把病区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使患者有一个舒心的治疗环境;每个病区都设有3个保安,24小时全天候站岗;派人给住在消防通道的病人家属讲解安全知识,检查更换消防器械。“光2号楼就换了两千多个新灭火器。”;花工扮靓了医院的院容,让患者感到赏心悦目。
将心比心,后勤的种种努力也被患者和家属看在眼里。“转了那么久,你也来歇会儿吧!”星夜,患者和家属招呼着不远处的保安“朋友”。
◆转运 | 急危重病人转运中心 大医院公益担当
因顾虑到风险及担责问题,跨地转院一度成为许多城市的顽疾,“租‘黑车’转运病人”等事件频见报端。为了解决跨区转运难题,2014年1月,郑大一附院设立了河南省首家急危重症病人转运服务中心。并花费巨资配备了四辆监护型急救车和一辆负压转运车。
今年四月份的一天,急危重病人转运中心电话骤响。毕先生打来电话求助称,他的父亲突发心力衰竭,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当时在安徽黄山一家医院救治,院方告知最好转院治疗,情况危急。在郑州工作的他找了许多家医院,均无果。无奈之下,尝试拨打了郑大一附院转运中心的电话。
接到电话后,急诊科确认病人的情况符合转运条件,当即派遣专职医护人员和司机前往救人。两名司机轮流驾驶,奔波了两天两夜,成功将毕先生的父亲转运到郑大一附院,经过及时治疗,目前老先生康复已经出院。
像毕先生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中心成立以来,已经转运超过1239例病人。急危重病人转运服务中心的成立,充分体现了郑大一附院作为省内最大三级甲等医院的社会责任担当,“只要是符合急、危、重转运指征的病人,我们将都免费提供转运服务。”
与死神抗争,争分夺秒挽救生命,郑大一附院责无旁贷。在急诊科,绿色通道先行,治疗后再收费的情况比比皆是。
赵学钦的父亲前不久突发脑中风,由郑大一附院急救车接到医院后,走特设的绿色通道,在未交费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了溶栓治疗,半个小时不到就完成了,赵家感激不尽。
◆援助 | 远程医疗、对口支援 拉基层兄弟一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郑大一附院不忘发挥大型公立医院的示范引领、带动基层的公益服务作用。截至目前,郑大一附院为省内18个地市的132家县级医院免费配备了远程会诊设备,随时为有需求的医院进行免费远程会诊,同时,还为基层医院授课和手术指导。仅2014年,该中心共会诊疑难病人1万余例,专科诊断3万余例,接受远程医疗咨询4万余次,所有会诊全部免费。
远在陕县一家医院的青年医生小李,每周都要抽时间到院里远程会诊室,专心聆听郑大一附院专家带来的远程教育课,两个半小时的课被他称为是 “充电”时间。去年一整年,有40余万像小李一样的基层医生得到了“充电”机会。
远程教育培训是郑大一附院远程医学中心自2011年起开展的一项常态化业务,每周有三天,会邀请郑大一附院各科室副高以上专家,为基层医务人员传授新业务、新技术,帮助基层医生提升医疗水平。
此外,该院积极开展了对口支援活动。目前与该院牵手的有三个定点单位:武陟县人民医院、陕县第一人民医院、睢县人民医院。每半年,该院都会派8名医务人员到这些医院工作并进行业务培训,帮助基层医院开展新技术,一呆就是半年,受到基层医院的欢迎。
今年年初,郑大一附院还启动了“定期巡回医疗”服务,每月组织10至20名专家,深入河南各个县、区,对农村多发病症进行指导,迄今已举办10次,足迹走过武陟、沈丘、淅川等地。
“作为一所拥有87年历史的公立医院,时刻听取患者意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不变的追求。”郑大一附院院长阚全程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