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796

主题

1

好友

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49289
性别
考研年份
2013年
帖子
2107
注册时间
2013-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0 15:26: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权威推荐:郑州大学2023年考研内部权威资料【点击查看】
总部地址:郑州大学主校区育博书店
考研咨询热线:13633846090(同微信,请优先微信联系)
---------------------------------------------------------------------------------------
由我校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将邀请东南大学王志功和吕晓迎教授为广大研究生作专题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报告时间:2014年4月12日(周六)上午9:00

报告地点:信息工程学院报告厅

报告题目:

     吕晓迎教授:微电极阵列芯片设计与细胞电信号生成与传递特性研究

     王志功教授:射频、光电与生物通信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解密“阿凡达之手”

                                         研 究 生 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信息工程学院

                                   2014年4月9日

报告人简历:

王志功,男, 1973年9月至1981年12月先后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学习、任助教和攻读硕士; 1982年1月赴同济大学任教; 1984年12月至1990年8月先后在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电子系进修和攻读博士;1990年10月至1997年9月先后在德国弗朗霍夫协会所属的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和任客座研究员;1997年10月作为国务院归国定居专家回国工作, 受聘为东南大学无线电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路与系统”学科带头人,创立了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担任所长。

迄今为止已在国际和国家级重要会议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信作者的SCI/EI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3部,译著6部和教科书12本;获得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30余项。

十多年来受聘为复旦、华中科技、大连理工等20多所中国大学以及加拿大Carleton大学和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兼职教授。

培养出硕士100余名,博士50名,博士后8名。其中已有8名晋升副教授,8名晋升教授。所创建的研究所已培养出硕士400余名,博士60余名。

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2004年担任国家863计划光电子主题专家组专家。2000年荣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1年以来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09年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电子科学与技术组成员。2011年荣膺“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入选“中国电子学会健康物联网专家委员会”。

2003年9月获科技部和教育部等6部联合授予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4年6月荣获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授予的“全国侨界十杰”称号。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师德标兵”,2013年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目前担任本科生《电路》与《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研究生集成电路设计相关课程教学。研究方向包括本专业领域内的数字无线电、数字电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无线接入等系统的射频集成电路、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以及光通信用超高速集成电路,以受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为目标、跨学科的“微电子神经桥”芯片与“微电子肌电桥”系统研究、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以及经络机理和针灸效应研究。



吕晓迎,女,德国牙科医学博士,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导。198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86年获医学硕士学位。同年到德国深造,1996年3月获德国牙科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Albert-Ludwig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1997年回国到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吴健雄实验室(现为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任副教授、教授、博导、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南大学生物医学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所所长。先后担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神经工程分会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纳米科学技术分会纳米生物材料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生物材料表面工程专委会理事、《Frontiers of materials in China》和《口腔材料与器材杂志》编委,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863计划项目等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等评审专家。1997年回国后主持和参加了教育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大项目以及973计划、863计划项目等20多项。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材料生物学评价新技术新方法、生物(纳米)材料生物相容性机理研究、天然生物材料研制、神经芯片和生物体植入式神经微电子器件研究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70余篇,SCI、EI、ISTP收录110多篇次,申请专利30项,授权专利24项,其中获国际发明专利一项。获省部级奖励四项。

目前研究兴趣: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以受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为目标、跨学科的“微电子神经桥”、“微电子肌电桥”和基于微电极阵列的细胞电特性研究和经络定位的电子信息学方法研究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 ( 豫ICP备07041838号 ) |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Powered by 育博书店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