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49
- 在线时间
- 3360 小时
- 精华
- 0
- UID
- 186629
- 性别
- 保密
- 帖子
- 2142
- 威望
- 49
- 金钱
- 5092
- 注册时间
- 2012-2-16
- UID
- 186629
- 性别
- 保密
- 帖子
- 2142
- 注册时间
- 2012-2-16
|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1956年是我国历史发生重要转变的一年。这一年,在国内,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已经建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当时中国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问题。由于我们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未能避免大的曲折。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上只得学习甚至照搬苏联的做法。"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经过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已经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进一步暴露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决心走自己的路,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首先有一个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1956年4月初,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在大会发言中,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随后召开的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由他们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同年12 月,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并把这称作"新经济政策"。
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毛泽东在195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毛泽东强调,工人、农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依靠工农群众,充分调动工农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必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还应当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此外,他还提出,要尽可能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毛泽东在论述十大关系的前三条时指出,在把重工业作为国内建设重点的同时,要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并处理好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从而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论述。第四、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后五条讲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都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积极性的问题。
其中,在论述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时,毛泽东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不能一切照搬。在思想文化方面,也进一步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和确立,适应了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成为党和国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学进步的指导方针。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政治方面、文化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不少人对新的社会制度还不能马上适应,再加上党和政府的一些工作部门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引起了一些群众的不满。1957 年2 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理论问题。主要内容有: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强调,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表现,他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原则和办法。主要有:在政治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物质利益分配方面,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前提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毛泽东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科学分析。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实际上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三、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957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提出这次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
这场运动采取开门整风的形式。毛泽东在1957 年7 月撰写的《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通称"六又"政治局面)的思想。这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人民日报》同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对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实行坚决反击,是完全正确的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而在运动中采取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错误斗争方式,也是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影响,是1957年10月至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开始改变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认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这一理论上和指导思想上的失误给中国造成了长时期的严重后果。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又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1957年10月,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认为1956年对经济工作中过急情况的纠正是"反冒进"。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农业发展纲要十四条(修正草案)》,这实际是农业"大跃进"的纲领。会后,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召开党的各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准备掀起工农业生产的高潮。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1958年5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是发动"大跃进"运动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在这之后制定的1958年国民经济计划的第二本账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相比,工业指标高出一倍,农业指标提高了20-50%,造成了经济工作中的急于求成和急躁冒进,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
2.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大跃进的同时,全国农村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由于1957年冬和1958年春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需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土地连片跨地区集中指挥和管理;当时误以为集体经济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增产增收,因此,毛泽东对小社并大社的做法给予肯定。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9月初,《人民日报》公布了这一决议,全国迅速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到年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为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
二、国民经济的调整
1.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1)农业生产急剧下降,粮食极度缺乏。在1959年农业生产已经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1960年农业总产值只完成了当年计划的47.2%,从1958年起出现粮食短缺,1960年全国人口比1959年减少1000万。
(2)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通货膨胀,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极为困难。
2.八字方针的制定与贯彻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着手解决当时最为突出的农业和农村问题。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从1961年起在两三年内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是党在经济工作指导方针上的重大转变。以此为起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从"大跃进"轨道转入全面调整。这次调整首先是从整顿人民公社、调整农村政策开始的。毛泽东在会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会议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农业六十条)。
3."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三年"大跃进"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经过一年的调整有所好转,但困难依然很大,党内的高级干部对形势和问题的看法还很不一致。为了统一思想,1962年1、2月间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规模空前,被称为"七千人大会"。这次会议对贯彻八字方针具有关键性作用。
会议采取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做法,围绕讨论和修改刘少奇1月27日向大会提交的书面报告后畅所欲言,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泽东在讲话中着重阐述了民主集中制的极端重要性,并带头做了自我批评。这次会议恢复和发扬了党内的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对纠正"左"倾错误,全面贯彻八字方针具有关键性作用。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1963年至1965年间,中共中央领导进行了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一运动虽然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把这些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认为是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在1964年下半年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1965年初又错误地提出了运动的重点是整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对一些文艺作品、学术观点和文艺界学术界的一些代表人物进行了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教育科学文化问题上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左"的偏差,并且在后来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不过,这些错误当时还没有达到支配全局的程度。
四、"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结束、性质与教训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的"左"倾错误,在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中尚未得到彻底纠正,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1962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后来更发展成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中国现代历史进入了一个特殊阶段,即"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理论依据就是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10月6日"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大革命"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及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一、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1.较快的发展速度
从"一五"时期(即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开始到1976年的20多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打基础的重要发展时期。尽管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这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然是比较快的。
2.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3.基本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基本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设施。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1.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始终十分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把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粮食总产量也大幅度上升。在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支援国家工业化基础建设的情况下,尽管人民群众生活逐年改善的增幅不大,但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这在当时被世界公认是一个奇迹。
2.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件大事,就是扫除文盲、大力推广普通话,并加大对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的投资,中小学适龄儿童受教育率在不断提高。文学艺术工作尽管不断受到"'左"的干扰,但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仍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医疗、体育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全国人口死亡率从1949年的20‰下降到1976年的7.25‰。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导方针。从1956年到1976年,中国运动员先后有123人次打破世界纪录。
3.取得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新中国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的成就。1964年10月,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1月,第一枚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同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可回收人造卫星试验成功。这些成就表明,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某些方面正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新中国先后制定了两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其中,1956年制定的第一个十二年发展规划提前实现。1963年又提前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新中国把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为对外工作的目标,努力为国内和平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新中国成立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美国等国不但拒不承认其合法地位,而且实行封锁、遏制政策,阻挠中国统一,并让台湾当局长期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一面奉行独立自主基础上的"一边倒"政策,积极争取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国内建设与外交工作的支持、援助;一面不失时机地发展同西方国家的民间外交,同这些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以民(间)促官(方),以经(济)促政(治),并在1964年实现了中法建交。
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以及随后召开的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
新中国长期不懈的外交努力,终于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20世纪60年代末,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开始检讨美国的对华政策,向中国领导人发出改善关系的信息。毛泽东、周恩来敏锐地觉察到美方的变化,抓住时机向美国发起了"乒乓外交",被国际舆论称为"小球转动了大球"。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同年9月,中日两国发表关于建交的联合声明。在融入联合国的问题上,1971年第26届联大会议,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随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2年出现了西方国家对华建交热潮,中国外交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同英国、荷兰、希腊、联邦德国等国先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从此出现重大转机。中苏关系也趋于缓和。1979年1月中美建交。这些都为后来中国逐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主要有:
1.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此,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3.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4.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标;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尤其是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
5.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要向科学进军,不能走世界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老路,而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6.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等。
7.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警惕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群众行使这个权力,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必须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平等待人;必须防止在共产党内、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特权阶层、贵族阶层,坚决地反对党内和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必须切实解决"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问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五、党的十八大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评价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