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4542

主题

0

好友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6
性别
保密
帖子
9226
注册时间
2007-3-25

建设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26 20:30: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权威推荐:郑州大学2023年考研内部权威资料【点击查看】
总部地址:郑州大学主校区育博书店
考研咨询热线:13633846090(同微信,请优先微信联系)
---------------------------------------------------------------------------------------
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点介绍

机械电子工程硕士点简介

   
一、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

专业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招 生

人 数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01 设备故障机理及智能诊断技术
02 现代信号处理及远程诊断技术
03 智能CAD/CAE/CAM技术
04 机电系统理论及其控制技术
05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30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66机械设计(含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或867微机测试技术(含单片微型计算机接口应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任选一门


①《机械原理》孙恒、傅绍则,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机械设计》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黄长艺、严普强,机械工业出版社
④《单片微型计算机接口应用》徐惠民,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面向机械类、电类考生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机械动力学、液压传动

二、学科概况
    郑州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原化学工业部机械振动研究监测中心、河南省机电一体化软件研究开发基地、河南省的重点学科。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以机械设备和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为对象,集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振动工程、信息科学、现代网络、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新型边缘学科。本学科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研究解决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工业过程中的设计、制造、运行及维护等重大工程问题。本学科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交通、电力、冶金、航空等工程领域,具有明显的高新技术特色和产业化趋势。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重大工程意义以及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是国家极力提倡的新兴学科。

    本学科从1988开始招收研究生,1999获得硕士授予权;先后以“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方向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共培养18110名硕士研究生,他们已经成了教学、科研和企、事业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目前,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80多人。本学科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16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人,博士生导师2人。该学科点的系列研究成果居国内先进行列,具备了很好的学习研究条件。

    2008年硕士招生导师(排名不分先后):韩捷郝伟张琳娜孙俊杰刘德平刘广瑞、庄森、李志农李凌均刘武发任天平赵凤霞、董辛旻

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介绍
1. 设备故障机理及智能诊断技术
    本方向以大型旋转机械设备为对象,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力学与机械技术、现代信号处理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解决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反问题,尤其是多故障同时发生时的振动机理和振动特性,为大型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利用现代智能诊断技术对大型旋转机械进行有效诊断,研制有效诊断方法,开发新型诊断产品。
    该方向目前承接多项国家、省级和大型横向科研课题,有固定的大型高新技术公司合作对象,研究经费充足。具有稳定的高层次科研队伍及研究生导师梯队,所有的导师均具有博士学位。

2. 现代信号处理及远程诊断技术
    本方向将现代信号处理方法、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等应用到机械工程领域,探索智能信号采集的新方法;主要从事现代信号处理方法如盲源分离、自适应时频分析技术、支持向量基、矢谱理论等在机械设备非平稳信号分析中的应用;多通道信息冗余消除和特征提取技术;机械信号的消噪技术;基于网络化分布式多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数据挖掘原理与应用;基于LabVIEW 的虚拟仪器开发技术等研究。本方向目前已经承接了多项纵、横向课题,研究经费充足。具有稳定的高层次科研队伍及研究生导师梯队,导师均具有博士学位。

3. 智能CAD/CAE/CAM技术
    该方向主要致力于制造过程的信息化理论及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是基于机械、微电子、计算机、信息与控制等多学科技术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新兴综合性高技术方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制造过程信息化理论及应用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已被列入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方向。

    该研究方向主要是根据当前CAD/CAE/CAM及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需要及存在问题,侧重以产品几何精度为主线,以其特征设计、过程模拟、检测控制自动化及CAx系统的信息集成与共享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人工智能、随机优化、计算机及模拟、网络及信息处理、模糊推理及神经网络、传感检测及自动化控制等技术,系统深入地开展:CAX及应用技术研究;智能化、网络化CAD/CAE/CAM/CAT技术研究:产品几何精度的数字化设计与计量控制技术研究;在并行工程(CE)的环境下,开展精度特征设计、过程模拟与控制一体化的并行开发及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研究;进一步研究制造过程的误差机理及精度的预测与控制技术;基于新一代GPS(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体系,系统开展GPS理论基础及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之配套的GPS工程应用工具软件集成系统,实现CAx集成环境下产品几何精度设计、制造、计量与认证的数字化统一;围绕着复杂曲面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深入开展逆向工程、仿形数字化及CAD/CAM应用技术研究。其主要分支研究方向有:
(1)CAD/CAE/CAM及应用技术;
(2) CAD/CAE/CAM/CAT集成技术及应用研究;
(3).工序精度CAPP及开发工具技术;
(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理论及集成应用工具系统的研究;
(5).基于GPS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
(6).面向制造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集成系统(CAQS)及其关键技术;
(7).基于GPS的微纳米几何特征计量认证技术;
(8)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
(9).复杂曲面逆向工程关键技术;
(10).仿形数字化加工技术;
(11).复杂齿面CAD/CAM技术;
(12).曲面数控加工理论及应用研究等

4. 机电系统理论及其控制技术

    该方向主要致力于机电系统的基础理论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机电控制系统是基于机械系统、检测与驱动、计算机、信息控制与优化等多学科技术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研究方向。机械电子不等于机械与电子的简单结合,它还体现了“以软件代替硬件”的思想,使整个机器系统结构更加简单明了、功能更多更强大、因为可编程所以更加灵活,因而具有节约原材料、节约能源、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有更多的应用领域等重大经济和社会意义。机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研究内容逐步深入,已被列入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方向。机电系统的研究涉及众多领域,该方向主要针对制造过程中的机电控制系统,开展相关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重点开展机电系统的控制技术研究。

本研究领域的主要分支方向有:
(1).计算机检测及处理技术;
(2).智能机器人结构与编程技术
(3).柔性机械手臂动力学与控制研究;
(4).机床数字控制技术;
(5).现场总线与管控一体化技术;
(6).静电悬浮及其控制技术;
(7).液压元件与系统的数字化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8).机械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理论研究
(9).MEMS控制理论及应用技术。

5. 智能监测技术和专家诊断系统
    该方向主要研究机械设备状态监测的智能化监测技术和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专家诊断系统,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机械系统中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问题。包括智能化信息获取和信息特征提取技术、故障的症兆的自动获取和自动识别技术、故障诊断知识的表示和知识库的建立、推理机制的研究等。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向智能化、高可靠性、高准确性方向发展。该研究方向就是为适应这一社会要求而诞生的。根据机械振动信号的特点、及信号分析的需要,以智能化、网络化为手段,充分运用传感检测、数据采集、嵌入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及信息处理,系统深入地开展智能化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开发,解决国民经济之急需。
    本方向的研究成果将直接应用于国民经济中重大、关键设备的智能化状态监测和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中,并提高这些系统的监测的准确性和诊断的可靠程度。该方向具有多项纵、横向研究课题,研究经费充足。具有稳定的高层次科研队伍及研究生导师梯队,所有导师都具有博士学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4542

主题

0

好友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6
性别
保密
帖子
9226
注册时间
2007-3-25

建设

2#
发表于 2007-3-26 20:37:22 |只看该作者

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点介绍

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点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简介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其研究领域既包含了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又涵盖了绝大多数的工程应用领域。该学科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紧密相关,在国家制造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于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有20多年的培养硕士研究生历史,共培养硕士研究生百余人。目前,学科的五个主要研究方向是:润滑理论及动静压轴承技术数字化设计与优化设计、现代机械传动理论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数字化样机及图形与图像处理学科共有人员28人,教授5人,副教授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6人,博士及在职博士研究生14 ,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和省级骨干教师4人。本学科的设计、分析和实验手段完善,设备总价值600余万元,其中包括工作站和服务器各1台,各种微机近40台,智能信号自动采集分析仪1套,有限元分析软件NASTRAN/PATRAN 2套,虚拟产品分析和设计软件ADAMS 5套,动静压实验台和机械传动效率实验台各2套。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承担了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两大专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两门课程均为省级优秀课程,《机械设计》为2005年度校级精品课程和2007年度省级精品课程,《机械原理》为2006年度校级精品课程;学科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室”2002年通过了国家的基础课实验室评估。学科还为研究生、本科生开设了现代设计方法的系列课程,包括:《机械可靠性设计》、《机械CAD》、《机械优化设计》、《设计方法学》等。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的五个研究方向各有特色,又相互合作。润滑理论及动静压轴承技术主要进行润滑理论及轴承技术、转子轴承系统、动静压轴承及主轴系统、润滑系统CAE等方面的研究;数字化设计与优化设计的研究包括了机械优化设计和结构优化设计、虚拟样机设计与分析、强度分析与设计、机械CAD/CAE、智能设计、CAD/CAE/CAM系统集成等,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现代机械传动理论与应用主要进行谐波摩擦传动,机械无级变速传动和磁驱动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数字化样机主要致力于机械产品数字化建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逆向工程、CAD/PDM/CAM/ ERP系统集成、网络化CAD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图形与图像处理长期从事计算机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算法和实现技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数字视频和多媒体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各方向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近200篇,EISCI收录5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荣获省级和厅局级各种奖励10数项,国家专利4项,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近4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横向课题数十项,科研经费达600多万元。

        本学科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应用领域,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成员层次高,实验设备和分析手段齐全,科研经费充足,可以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科研条件,欢迎广大同学踊跃报考。



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及CAD

方 向 介 绍

润滑理论及动静压轴承技

方向学术带头人:岑少起 教授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知识创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全球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为全人类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产品。作为制造业的灵魂——机械设计理论及工程更是面临巨大的挑战。现代机械设计工程与传统的机械设计差别甚大,特别是对于高速、超高速机械工程设计它更是集机械、计算机、信息、自动化、新材料及现代系统管理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设计,或者说是离不开计算机的集成化机械设计系统工程。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利用计算机及精密仪器对高速、超高速旋转机械的心脏——转子轴承系统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数值计算,设计制造及运行检测和控制,以保证整个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完成上述任务,需要综合运用数学、力学、材料、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该方向需要学习较多的数学、力学、外语、计算机应用等课程。
        本方向曾三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前主持和承担国家级、省级和横向等项目11项,课题总经费达60万元,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科研条件,同时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经济资助和奖励。
        本方向多年来,完成国家、省及企业科研项目十余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化工部科技进步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等6项,公开发表论文36篇,其中《机械工程学报》2篇,国外及国际会议6篇,EI收录9篇。



数字化设计与优化设计”方向介绍

方向学术带头人:秦东晨 教授

研究方向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应用;
智能设计与优化设计;
虚拟样机技术和开发;
CAD/CAE/CAM系统集成理论与应用;
多体动力学系统理论与应用;
汽车数字化样机理论与应用。
研究内容
        本方向以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包括机械优化设计、智能设计、CAD/CAE、虚拟样机技术、动态设计、多体系统动力学等)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结合现代的测试方法与手段,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开发,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指导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同时开发相关的设计软件。目前,已完成对大型箱形梁、汽车车身、金刚石压机铰链梁等的结构优化设计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了相关的软件包。同时,在CAD/CAE/CAM软件系统集成、汽车数字化样车设计、汽车数字化研发平台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并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CAD中心、东风汽车集团、郑州煤机集团、郑州日产汽车公司等进行了项目合作与联合研发。现有的分析软件包括有限元分析软件NASTRAN/PATRAN和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
研究项目及成果
        本方向导师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EI收录12篇,核心期刊20余篇;出版教材与专著2本;主持和参加了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星火项目、省攻关项目等20余项;获得厅局级及以上奖励10余项,课题总经费约30万元。
本方向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十分注重与工程实际的结合,方向梯队完整,人员配置合理,设备充足,为该招生方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条件。欢迎有志于在《数字化设计与优化设计》方向发展的学生报考,本方向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资助。


现代机械传动理论与应用”方向介绍

方向学术带头人:张明成 教授

        机械传动系统理论与设计研究方向既以改进提高现有机械传动及设备,创造发明新型的机械传动及设备为宗旨,又以传统机械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相接合为主攻方向。本学科在无级变速传动:少齿差行星传动;摆线针轮传动:滚动轴承行星传动,磁驱传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机械传动研究开发人才应以现代数学、力学为基础,以现代设计理论及CAD为工具,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进行机械工程的研究与设计。因此,机械传动与计算机仿真学科要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掌握先进技能,具有创新思想,身心健康、爱国的优秀硕士研究生。真诚欢迎优秀学子报考这一研究方向。
        本方向已完成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有:活塞椭圆车床的研究、设计与制造;活塞群部等截面及变截面成型机构的研究;行星锥无级变速器的研究与设计;滚动轴承球推式行星减速器的研究与制造;磁驱动旋涡泵的研究、设计;ω调速离合器的研究等专利2项。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获厅局级、省级优秀论文奖。科研成果获厅局级科研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级星火三等奖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数字化样机技术方向介绍
方向学术带头人:苏智剑 教授

        本研究方向是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较早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之一,拥有三座标测量机、激光扫描测量机、三维照相测量机、CNC模型雕刻机、油泥模型雕刻台等大型仪器设备,设备总值300多万元,可为硕士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硕士生的培养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志向来灵活安排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课题研究工作,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欢迎。目前已开展的研究工作有:
1.汽车及其零部件的智能化设计
2.基于数据挖掘和CBD技术的远程设计技术
3.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
4.企业信息化及及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5.数字化样机及动态设计技术
6.复杂刀具CAD技术
7.弧齿锥齿轮及非圆齿轮数字化设计及闭环加工技术
8.供热管网智能布局及优化设计
9.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10.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通过三年的学习生活,本研究方向的学生不但可以掌握机械CAD领域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将具备从事该领域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掌握在企业环境中综合使用CAD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用技术,进而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近年来CAD技术已成为机械工业行业打翻身仗的有力武器,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与此同时机械CAD技术本身也迅猛地发展着,这不但给机械行业,而且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机械CAD技术正成为未来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真诚欢迎有识之士加入到此我们的队伍中,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图形与图像处理”方向介

方向学术带头人:张爱梅 副教授

        随着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图像数字化设备如CCD摄象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图象采集卡的成本大大降低,普通的微机已经可以胜任部分图像处理任务,使得图象处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图形及图像处理的应用将与目前语音处理的应用一样变得日益普及和重要。目前图形及图像处理的重要应用包括:遥感、视觉监视、工业检测与测量、宇宙探险、军事侦察、高精度制导、医疗诊断、通讯、影视业、娱乐、公众服务。数字图像处理是与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等学科紧密相关的学科方向。数字图像处理通常作为模式识别或计算机视觉系统的预处理部分,用于图像采集、变换、特征提取等前期工作,如图像增强、几何矫正、边缘提取、轮廓跟踪等;而模式识别则重点在于抽取有效特征,分类和识别物体,如指纹识别、签字验证等;计算机视觉的核心任务是景物理解,追求人工的视觉功能,如立体信息的获取,运动分析等。数字图像处理又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光学、电子学、数学、摄影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学科。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本研究方向就开展计算机图形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来在计算机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算法和实现技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数字视频和多媒体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图像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随着以计算机和计算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科学的发展,图像处理在通讯、管理、医学、地震、气象、航空航天及教育等领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今后本研究方向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有:
1.图形图像处理的基础算法的改进;
2.医学图像的识别与处理;
3.图像识别及三维重建技术;
4.虚拟现实技术及动画技术;
5.科学计算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技术;
6.视觉监视及工业检测与测量技术;
7.图学理论应用。
        本研究方向所开展的工作从图学理论及应用到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承担省科技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横向技术研究项目十余项,现已完成并通过省级鉴定的项目共7项,其中省科技攻关项目《汽车零配件工艺计算软件开发》,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有两项教研项目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先后撰写发表在CN以上刊物的论文20余篇。作为主编、副主编、参编正式出版了三本著作。
2008年硕士招生导师(排名不分先后):吴晓铃岑少起张明成苏智剑秦东晨夏伯乾张爱梅熊滨生郭红王立新陈江义赵建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2

主题

0

好友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6
性别
保密
帖子
9226
注册时间
2007-3-25

建设

3#
发表于 2007-3-26 20:43:00 |只看该作者

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点介绍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点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专业简介


一、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

专业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01 先进制造技术
02 流体传动与控制
03 制造自动化技术与系统
04 制造系统的力学行为




15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66机械设计(含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或867微机测试技术(含单片微型计算机接口应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任选一门


《机械原理》孙恒、傅绍则,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设计》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黄长艺、严普强,机械工业出版社
④《单片微型计算机接口应用》徐惠民,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面向机械类、电类考生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机械动力学、液压传动


二、学科概况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机械工程学院重点学科之一,本学科长期从事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自动化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模式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该学科成立于1959年,目前有教授5人,副教授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其中归国博士2人)。
    本学科自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1年开始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联培博士。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制造自动化技术与系统、制造系统的力学行为
本学科近几年以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主战场,与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协作关系,研究开发出多项实用成果。其中新型CNC通用感应淬火机床、新型高效液控磨粉机、高精粒度检验筛、复合材料降噪保温件、复合材料飞轮的损伤与断裂等数十项成果在国内大中型企业全面推广。
    本学科理论研究成绩显著,在各种刊物发表文章近百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学科带头人吴晓铃教授作为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IFToMM中国委员会副主席。95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专家荣誉称号。
    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本学科全体同仁教学和科研的宗旨。

2008年硕士招生导师(排名不分先后):吴晓铃张恒马胜钢张洛明、李成、孟令启覃寿同李大磊王栋李延民陈中中闫志华






1先进制造技术招生方向简介

    先进制造技术是在不断吸收机械、信息、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及售后服务的前沿技术的总称。

主要研究方向:
机械传动:重点研究齿轮传动的啮合原理及其制造技术;
液压传动:重点研究应用先进的液压理论开发实用技术;
绿色制造技术:重点研究节能减排、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研究远程设计、网络化制造;
快速三维反求:重点研究三维实体快速测量及三维模型重构;
快速成型技术:着重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如在模具、医疗、生物领域等的应用;
    本方向目前承担有多项纵、横向科研项目,同时也向企业转让科研技术成果并与致力于与企业的项目合作。研究所具有较好的实验研究条件和研究梯队。


2、“流体传动与控制”方向简介


    液体传动与控制是现代机械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液压流体动力分配、传递与控制的规律,致力于提高传动与控制过程的运动与动力学特性,满足工程技术目标和环境要求,具有机械、微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现代测试、现代控制和计算机技术交叉综合的技术优势,无论在军事工业领域还是在民用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方向强调以先进的流体理论、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充分应用仿真、优化、微机测控等手段,对液压基础理论、元器件及其机电液控制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应用基础研究,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与原始创新。

    本方向的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多年来一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研究课题多数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实用项目。例如:散粮车自卸液压翻板,获国家粮储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国家粮库重点推广项目,在国内大中型粮库中已有近百家使用。液压振动筛在安钢、天津钢厂等大型企业被广泛使用。全液压塑胶跑道摊铺机已投放市场。目前在研的省科技攻关项目有:液控磨粉设备等。该方向已与相关企业联合建立了研究生试验基地,为研究生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研究环境。
    本研究方向能够长期不断的坚持创新,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有着旺盛的发展势头。并有多年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努力培养出既有坚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合格人才,热烈欢迎有志者报考。


3、“制造自动化技术与系统”研究方向招生简介
    制造自动化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将制造系统视为一个整体,通过综合运用机械、电子、信息、控制等技术,以实现制造过程中的产品设计、加工、质量控制、管理等的自动化,具体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产品数据管理、虚拟制造、制造执行系统、过程自动化等技术,并通过在系统工程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这些技术,来实现制造过程中人、信息、设备、物流的集成,从而达到缩短制造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目的。

主要研究方向有: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
虚拟制造技术
制造执行系统
生产调度理论及方法

  

4、“制造系统的力学行为研究”研究方向招生简介
    本方向以先进制造技术(包括控制工程、人工智能、CAD/CAM、虚拟制造、绿色制造和材料科学等)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手段,结合现代的测试技术和试验技术,对制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结构、材料、强度、控制、工艺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开发,建立起相应的力学模型和设计制造理论模型,指导产品的制造与开发。现已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和横向等项目14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科技攻关项目6项。目前,已完成对我国最大的轧机—4200轧机控制模型的研究与开发、YBCO空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GPS卫星定位PT工作台的研制等。本方向导师在国际学术会议及科技期刊上发表了40余篇相关论文,出版专著2部。

主要研究方向:
并行工程与绿色制造;
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开发;
振动与噪声理论与应用;
大型设备的力学行为的仿真理论与应用;
疲劳微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机理研究;
微裂纹扩展的评价与预测及相关力学模型的建立;
含裂纹材料的疲劳强度及寿命预测;
断裂力学的工程实际应用研究。

对报考者的要求:
    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较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较强的动手实验能力;较强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外语:英语必备,最好还懂日语。
    欢迎有志于在制造系统的力学行为研究方向发展的学生报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5

主题

0

好友

3000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8Rank: 8

升级  0%

UID
7
性别
保密
帖子
5940
注册时间
2007-3-25

创作 人气

4#
发表于 2008-4-27 20:04:28 |只看该作者

车辆工程学科硕士点简介

车辆工程学科简介

代码;080204二级学科名称:车辆工程


一、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
专业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080204 车辆工程
01 车辆节能与安全技术
02 车辆结构强度与动力学
03 车用新材料
04 车辆复合材料构件损伤




5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66机械设计(含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或867微机测试技术(含单片微型计算机接口应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任选一门


《机械原理》孙恒、傅绍则,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设计》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黄长艺、严普强,机械工业出版社
④《单片微型计算机接口应用》徐惠民,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面向机械类、电类考生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科目:机械动力学、液压传动
二、学科点简况
    车辆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汽车、工程车辆、拖拉机、军用车辆及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与技术问题。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广泛,对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具有强而有力的拉动作用。汽车工业以及工程机械行业、交通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对交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国防装备现代化均具重大的影响。车辆工程不仅涉及到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金属材料、化工等传统学科,而且今天已拓展渗透到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控制技术、能源科学、环境保护等新兴学科,更进一步发展触及到医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广泛领域,形成了一门涵盖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并以其日益增大的产量和“井喷”式增长的应用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科学发展前沿技术。
    本学科为第十批硕士学位授权点。车辆工程学科是机械工程学院“十一五”高起点重点建设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近年来,该学科承担并完成了十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本学科与汽车、汽车零部件研究、制造单位和相关高校联系紧密,可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2008年硕士招生导师(排名不分先后):李成张三川刘怀喜

三、主要研究方向与导师
  教授,1962年生,19975月获得德国Darmstadt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2003年获得德国国家宇航研究院结构力学研究所航空航天专业博士学位。多年来一直从事复合材料结构强度、损伤研究,在结构抗疲劳断裂及可靠性设计技术、飞机及车辆结构强度与动力学等研究方向取得了重要成果,有些成果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A380的机翼设计、A340改进型的机身复合材料构件研制等研究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所著的“Calculation of the Stress along Hole Boundary in the Composite Plate with Any Type of Holes”一书在德国由德国工程师学会出版社出版,并被同行评价为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其中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对于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开孔区设计与分析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目前研究方向为机械强度、复合材料力学等,且在该方向主持省级重点项目2项。近年来,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专利1项,出版专著两部

张三川,理学博士,副教授,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河南省科技咨询业协会机械专家、机械专委会秘书长;河南省摩擦学会理事;郑州市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专家组成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车辆节能与安全技术、车辆摩擦学及其控制。完成各级科研项目14项,主持完成8项,获省部级成果奖3项,获国家专利1件,发表学术论文40篇。
    ①车辆节能与安全技术:安全、节能与环保是现代车辆技术发展的三大主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车辆节能主要研究如何车辆燃料消耗以及如何降低传动系统的动力损失;车辆安全主要是将人—机—路—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车辆的主被动安全性,达到对汽车内部结构更趋合理有效的设计、优化车辆驾驶操纵系统的人机环境和主动避免发生碰撞等安全事故,以及被动碰撞损伤最小化。它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本方向主要涉及发动机节能控制与基于乘员的安全技术等。
    ②车辆摩擦学及其控制:本方向是将摩擦学理论与表面工程技术、先进润滑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相结合,研究车辆这个非常复杂的摩擦学系统,并推动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本方向主要涉及车辆发动机、车辆底盘的摩擦学问题,着重研发可循环生物润滑技术、复合摩擦学功能涂层和车辆摩擦学控制技术等。

刘怀喜,工学博士,副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表面改性、无损检测、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完成其他各级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①汽车材料表面改性:汽车的损坏主要有3种形式,即事故损坏、摩擦损坏和腐蚀损坏。而后两种损坏形式是最为普遍的,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第辆汽车因腐蚀而造成的损失平均为150250美元;有75%的汽车零件是由于磨损而报废。汽车的耐磨、耐蚀已成为人们常用来评判汽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汽车企业的竞争能力和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提高汽车各零部件的耐蚀性能与耐磨性能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方向旨在:对汽车所用金属材料采取相关的表面保护措施,以提高其耐蚀性;对磨损件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耐磨性能。
    ②车用新材料: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已明确指出新材料技术是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主攻方向之一。汽车新材料的三个主题—环保、可回收再利用、轻量化及高可靠性,众所周知,汽车产品在追求高性价比的同时,还必须追求“三低”,即“低噪声、低排放、低能耗”,要达到这三个要求,进行车用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是一项很迫切的工作,车用材料应向高强度、轻质、环保、易回收利用方向发展。本方向旨在:通过对材料成分、制备工艺进行较全面的研究、生产出高强度铝基复合材料,该材料质轻、强度高、易于回收利用,用它可取代目前汽车上的某些钢、铁零件及铝合金零件。
》考研的路上,郑大考研网和你一起前行^^
welcome towww.zzued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 ( 豫ICP备07041838号 ) |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Powered by 育博书店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