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1073

主题

3

好友

6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49320
性别
考研年份
2013年
报考院系
材料高分子
帖子
2190
注册时间
2013-3-4

社区QQ达人 版主勋章 有头有脸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17 13:02:0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权威推荐:郑州大学2023年考研内部权威资料【点击查看】
总部地址:郑州大学主校区育博书店
考研咨询热线:13633846090(同微信,请优先微信联系)
---------------------------------------------------------------------------------------
2015考研政治高频考点精析——实践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跨考教育


  “实践”一直是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学术界讨论的重点,也是考研政治名副其实的高频考点。2014年考研政治的第一题对“实践”的考察一定仍令大家印象深刻。近年来,对“实践”的考察越来越深化、也越来越综合化。这反映了学术界对“实践”范畴研究的深入,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学术界对这一范畴研究的阶段性局限。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王立明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分清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思想进路对“实践”的不同认识和定位,以及这种分歧在考研大纲中的反映带给同学们理解上的困惑。
  一、实践认识论
  传统的对于“实践”的理解可以概括为“实践认识论”,这主要肇始于列宁。反映在考研政治大纲的第三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即所谓的认识论部分。“实践认识论”主要是把实践放在认识论的领域去看待,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2010版及以前的大学政治公共课教材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概括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四个方面。2013年大学政治公共课教材则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概括为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四个方面,认为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简言之,“实践认识论”是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去看待实践的地位与作用的,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定位由来已久而且根深蒂固,现在仍牢牢地统治着考研大纲的认识论部分。但传统的“实践认识论”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批评,其基本要点是没错的,主要的不足在于对“实践”的认识过于狭隘,把“实践”仅限于认识论领域是违背马克思哲学本身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相统一的特性的。
  二、实践本体论
  为了克服“实践认识论”的局限,同时响应拒斥形而上学的哲学浪潮,上个世纪末以来,学术界进一步强调了“实践”不仅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而且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地位。明显反映在考研政治大纲和大学政治公共课中的就是将“实践”从第三章的认识论提前到第一章或者第二章的唯物论部分,放在唯物论的物质、意识概念之后。这一思想进路的极端做法就是要求把“实践”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替代原来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根基的“物质”概念。2014年初的马克思主义学术期刊上就登出了一些马哲界老一辈学者对教科书体系中“物质”与“实践”的地位与关系的批评和建议。“实践本体论”反映出学术界对“实践”的高度重视,甚至一些学者不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样的苏联式概括,而是直接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或者实践哲学。但是,“实践本体论”终究只是小众化的认识,其存在和影响也只是短暂的,没有“实践认识论”那样长久和稳固。这是因为,“实践本体论”不仅过激,更重要的是其学理基础是站不住脚的。“实践”本身是反对“本体”这样的形而上学概念的,“实践本体论”是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去拒斥形而上学,最终还是被形而上学所吞噬。连“物质”都被做了去“体”的辩证改造,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不再只是“物体”,还包括物质过程、物质行为和物质关系等凡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东西,那么“实践”就更不应该被僵化为“本体”了。但是,这种思想进路的折衷模式仍然体现在考研大纲和政治教科书中,认为实践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处于根本地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1073

主题

3

好友

6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49320
性别
考研年份
2013年
报考院系
材料高分子
帖子
2190
注册时间
2013-3-4

社区QQ达人 版主勋章 有头有脸

2#
发表于 2014-5-17 13:02:07 |只看该作者
三、实践生存论
  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入和中、西、马结合研究的加强,尤其是受到海德格尔的启发,学界逐渐兴起“实践生存论”的思想进路,以期改进“实践认识论”和“实践本体论”,从而获得对“实践”更为准确和“本真”的认识与理解。“实践生存论”直接受到海德格尔的影响,带有浓厚的存在主义的色彩,但也依据马克思原典做了比较细致和值得肯定的融合改造。“实践生存论”是目前最为时新和前沿的对于“实践”的理解,体现为考研政治大纲中第二章唯物论末尾的“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等内容。“实践生存论”基于对“存在”和“存在者”的区分,自觉地拒斥形而上学,将哲学与人学相结合,强调从人的存在方式的角度理解“实践”,提倡实践与人自身的统一。“实践生存论”立足于“生活世界”,反对把“实践”进行庸俗化理解,关注人的生存困境,指向人的解放,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有机统一,对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现实性和超越性作了协调性的理解。当然,实践生存论的合法性也受到了部分学者的质疑,这种理解在多大程度上是符合马克思本意的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四、总结
  到这里,同学们可以发现为什么在学习考研政治的“实践”概念时会出现疑惑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思想进路对“实践”的理解在大纲中混杂起来,缺乏“理论自洽性”,给同学们带来了理解上的难度。尤其是目前着手学习考研政治、为暑期强化和秋季冲刺打基础的同学们,立明老师的上述闲叙只为打消大家的畏难情绪。不是大家无法理解考研政治,而是考研政治本身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有着自身的复杂性甚至缺陷。大家了解了上述背景之后,就可以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上面对这些疑难问题。当然,形成统一的、逻辑自洽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学说也是当代中国学术界需要继续努力的课题,希望将来能有已经考上研究生的你们参与其中,推进这一工作,夯实中华民族的思想根基。让咱们的国家不仅在物质上领先、成为经济上的巨人,更要在理论上深刻、成为思想上的巨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 ( 豫ICP备07041838号 ) |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Powered by 育博书店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