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82616
- 在线时间
- 3743 小时
- 精华
- 166
- UID
- 6
- 性别
- 保密
- 帖子
- 9226
- 威望
- 82616
- 金钱
- 83469
- 注册时间
- 2007-3-25
- UID
- 6
- 性别
- 保密
- 帖子
- 9226
- 注册时间
- 2007-3-25
|
8.股份制
“股份制度——它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摘自《资本论》第三卷
“这种向股份形式的转化本身,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
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
种对立。” ——摘自《资本论》第三卷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股份制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我国的经济建设可以借鉴这种资本形式吗?为什
么。
(2)材料1认为“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而材料2却认为“这种向股份形式的转化本身,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如何理解这一矛盾。
答案:
(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出现的股份资本和股份公司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的内部调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第一次自我扬弃。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转化为股份公司的资本联合,这种联合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股份制“越会消灭私人资本”。
股份制虽然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但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而是社会化
大生产的产物。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范围下同样可以采
用股份制的形式,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关系角度看,不能笼统地说股
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判断我国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如果国
家和集体控股,该股份制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制。由此可见,我国的经济建设同样可以
采用股份制的方式。
(2)股份制是把单个资本合并为大资本,通过资本集中的方式把个人财产汇合成共有资本即社会资本,为向公有制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股份制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一种扬弃。但应指出,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这种扬弃只是一种消极的扬弃。因为,它只是把小资本转为大资本,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产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之间的对立,而只是在新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占据控股权的仍然是少数大资本家,工人仍然处于被剥削的阶级地位。
9.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节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国有经济成分为资本主义整体生产过程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是国家通过政策措施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其中,最主要的经济手段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他的调节手段包括计划调节手段、社会福利政策手段、立法和行政手段。
(1)经济手段。国家运用与价值有关的经济杠杆(价格、税收、利率、汇率等)调节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来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财政调节手段,对一定的经济总量进行调控,使之增加或减少的政策。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变动税收状况和财政支出状况来影响国民经济的总量状况,因而,财政政策可分为财政收入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两个方面。在不同时期,政府采用不同的财政政策。即“逆经济风向行事”。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扩张,降低失业率。相反在经济高涨时期,则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过热的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通过财政政策手段的调节,以争取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方针、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对利率的调节和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两个方面。利率调节主要是通过利率高低和差别利率来实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货币流通量的调节手段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在经济衰退时期,应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以刺激总需求。在经济高涨时期,应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以抑制总需求。发达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三大手段”:
一是公开市场业务,即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公开出售或收购有价证券。
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即中央银行规定的银行准备金对银行存款的比率。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三是再贴现率,即中央银行对商业票据再贴现时规定的比率。降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就会拿出更多的有价证券去贴现,从而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提高贴现率则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
(2)计划手段。国家为减少市场自发性对经济的破坏作用,而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计划调节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的。并带有预测性、指导性。
(3)法律手段。法律手段包括经济立法、经济仲裁等。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反垄断法,以限制垄断对竞争的过分消除,从而造成对中小资本的过分损害,以维护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总体发展的利益。法律手段具有强制性、稳定性、平等性等特点。
(4)行政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垂直性和无偿性等特点。具体而言,行政手段主要包括许可证管理、价格管理等手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抑制恶性通货膨胀或经济必须稳定的情况),资本主义国家也会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工人的工资和物价实行冻结或强迫工人必须复工等。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尽相同,各国采取的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点、手段、方式也会有差别,从而形成现代市场经济的不同模式。
10.美国金融危机三点启示
2007年夏天以来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成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所罕见。
人们在反思这次危机的前因后果时,普遍认为这次危机给人三点启示。
启示之一,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要相辅相成。
美国近现代经济史表明,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必须相辅相成。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就是政府长期实行自由放任、不干预大企业垄断的经济政策的恶果。1933年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后实施“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干预,使市场机制(“无形的手”)和政府干预(“有形的手”)相辅相成。
启示之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要协调发展。
虚拟经济主要包括金融、保险及相关服务业和房地产服务业。虚拟经济应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在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基础上,获得扩展和收益。但近些年来,美国虚拟经济过度发展。
启示之三,财富增加和社会分配要公正公平。
放贷方的“不公与欺诈行为”误导借款人,是导致发生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