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选择的标准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是经济关系的集中反映。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一种舆论工具,自然离不开政治,更不可能摆脱一定的政治利益之约束。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立场,特别是掌握新闻媒体者的政治立场,对舆论导向影响很大。西方媒体的控股权在老板手里,因此舆论导向的控制权也就掌握在老板手里,总编辑的职责就是要充分体现老板的意图和主张。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新闻媒体自身经济利益,这也必然会反映到政治上来。为了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取胜,新闻媒体在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时,不得不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不得不考虑自己扩大发行和招徕广告需要。所以,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就会在反映社会舆论时失去其客观性和社会责任,根本不考虑社会效果,例如毫无人道地现场直播人间惨剧,从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损害受众利益,这实质上也是一种政治。
新闻媒体的“3+1”特点
谈到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问题时,我们应该考虑到新闻媒体所具有的独特性质。邵华泽同志曾归纳为:新闻媒体具有“3+1”的特点。所谓“3+1”,就是直接性、经常性、普遍性加上传播技术的先进性。
1.直接性。新闻媒体直接与个人发生关系,与家庭发生关系。广播、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报纸天天与读者见面,网络更是迅速及时地覆盖“地球村”,这些媒体的声画图文直接入耳入目入脑入心。
2.经常性。受众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大众传媒的包围之中。从空间看,有广播、电视、报纸、新闻性杂志、网络;从时间看,有24小时的广播、电视、网络的传播;从报纸看,有日报、晚报、晨报、午报、周末报、都市报、服务报,以及行业报、专业报;此外还有各种分类的广播、电视栏目、专用频道;而网络媒体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使得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3.普遍性。从传播内容看,上至天文地理下到鸡毛蒜皮,社会大众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所不包;从传播方式看,大众传媒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和各个层面,广播、电视可以做到“村村通”,报纸杂志也可到达穷乡僻壤。网络的覆盖面之广,渗透力之深,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4.传播技术的先进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爆炸,人们对信息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为适应受众的这一需求,大众传媒的传播技术发展得非常迅速,印刷媒体早已告别了“铅与火”而进入电脑时代,立体媒体也从模拟时代进入数码时代。如今,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内容更多,传播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
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江泽民同志提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发展史上,江泽民对舆论导向的重要性作了最精辟的分析,这既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规律。
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技术日益先进,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尤其是电视,现在又加上网络媒体,从儿童到老人,很少有人不受它们影响的。因此,新闻媒体的导向,对个人而言,会影响人们对社会、人生、前途的看法,会影响个人的成长,会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政府而言,新闻媒体的导向可以影响政府的决策,有时还可以掀起很大的风波,甚至使政府处于被动的局面。在更多的情况下,新闻媒体的导向还能够影响社会形象,小至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大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我们讲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应该把舆论力量包括在内。加上新闻媒体的报道是公开的,现代传媒技术又把世界连在一起,舆论一曝光,全世界都能看到。所以,新闻媒体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么反映,不仅会对被反映者的形象产生影响,还会涉及到一个民族的利益、一个阶级或者阶层的利益、一个地区的利益、一个集团的利益乃至一个国家的利益。因此,不可不慎。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新闻媒体反映的时机选择不当,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有些突发事件,该及时报道的没有及时报道,结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抢了先,用猜测、渲染、造谣来蛊惑人心,造成受众先入为主,从而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相反,有的时候,该压一压的新闻过早地报道,也有可能造成社会动荡。建国五十年来,新闻媒体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训。如在1958年、1959年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大刮浮夸风,十年“文化大革命”以及1989年政治风波中,新闻媒体在舆论导向上都曾出现过重大的偏差。
钱其琛同志指出,现在是信息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数量和它的覆盖面,比过去是大得多了。他认为,信息也有霸权。他指出,“美国现在对比尔·盖茨起诉,说他垄断,这是从技术上来讲。但人们为什么不注意到信息的内容也可以垄断这一事实呢?在信息传播中,只要能快,能先入为主,能做到铺天盖地,就会形成一种巨大可怕的力量。大家开始会有些怀疑,慢慢地也就人云亦云了。这就是潜移默化,就是主导媒体、塑造舆论,就是渗透、影响,就是抢占先机。”
最近这几年,新闻媒体在舆论导向上没有出现重大的失误,归纳起来,一是归功于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二是得益于整个社会环境、舆论环境要求稳定,稳定压倒一切;三是各级领导守土有责、领导有方;四是新闻媒体把舆论导向正确与否摆在首位,从而统揽全局,“帮忙不添乱”;五是新闻工作者树立起“政治家办报”思想。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能对舆论导向问题掉以轻心,因为舆论导向问题天天有、处处有,这就需要我们新闻从业人员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要时刻牢记:不能把一时的舆论导向正确视作永远正确,更不能把某个问题的舆论导向正确视作所有问题的正确。
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在新闻实践中,我们要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就必须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导向是分层次的
舆论导向的第一个层次是政治导向。在这个层次上,要求我们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处理一些敏感的问题或者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正确区分法律和政治所反对、允许、提倡的界限。
第二个层次是理论导向。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讲,我们主张百家争鸣,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意见,这叫做“理论研究无禁区”。但是,“宣传报道有纪律”,即不能与中央的决策唱反调,也不能违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个层次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导向,包括在思想、消费、生活等方面。
第四个层次是风尚、习俗的导向。
第五个层次的知识、行为的导向。
这里还可以细分为政治性导向和非政治性导向。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非政治性导向也有可能转化为政治性导向,因为在一些非政治性导向中,有时也包含着一定的政治因素,也有一定的政治选择。因此,如果处理失当,非政治性导向也就可能转化为政治性导向。
2.对于标榜客观公正的资产阶级新闻学理论,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识其虚伪性
当然,舆论也有其共性,有些舆论就符合大众的普遍利益,符合各个方面的利益,如预防和制止社会犯罪,反吸毒,保护环境等等。这些舆论一般的新闻媒体都会加以反映。但是,不同的新闻媒体所反映的内容和角度,也会因立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至于主导性的舆论,代表的是不同党派、不同阶级、不同集团的政治利益;主导性的新闻,更是政治倾向很明显的新闻。
资产阶级的新闻媒体,为了掩盖其政治倾向,或者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为了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有时也刊登一些比较公正的报道,反映一些比较公正的舆论,甚至反映一些与自己的政治立场截然相反的舆论。但是,这也无法改变新闻媒体本质上、总体上的政治倾向性。
3.舆论导向的“八大事故多发时段”
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我们的新闻媒体出现舆论导向上的错误,除去极个别的别有用心者有意错误地引导舆论外,大多是囿于政治水平、思想认识上或理论素养上的不足,是“好心办坏事”。所以,我认为,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八种情况下尤其需要注意:
⑴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似懂非懂的时候;
⑵对全局情况若明若暗、看不太清、吃不太准的时候;
⑶当国际国内形势出现某种错综复杂情况的时候;
⑷对某些新闻的背景不清楚、不甚了了的时候;
⑸在记者、编辑感情冲动、以感情代替思考的时候;
⑹在流言蜚语、小道消息一时盛行的时候;
⑺自以为是,把宣传纪律置于脑后的时候;
⑻对中央对某件事的决策、态度不甚了解的时候。
4.舆论导向的“十个要慎重”
除以上“八大事故多发时段”外,新闻媒体在采访、编辑、审稿、编排时还需要注意“十个慎重”,即:
⑴对与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不相一致的新提法,要慎重;
⑵对政治、经济、历史问题上涉外的报道,要慎重;
⑶对国内特别是本地区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要慎重;
⑷对敏感的或有争议的热点人物和未结案的官司报道,要慎重;
⑸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热点人物、热点事件的报道,要慎重;
⑹对地震、洪水、旱灾等灾害性的报道,要慎重;
⑺对宗教界的人和事的报道,要慎重;
⑻对科技发明,尤其是所谓的“世界第一”、“世界领先”的报道,要慎重;
⑼对“文革”中某些人物和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中所谓“精英”等的报道,要慎重;
⑽对涉及国与国、领土纠纷、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的报道,要慎重。
不断探索,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
1.学懂理论,切忌片面性、随意性。朱穆之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记者有职业病。片面性就是我们的职业病。”近年来,新闻队伍中还有一个新的倾向,就是随意性。存在片面性和随意性,究其根源,都是缺乏理论素养造成的。良好的理论功底、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的显微镜和望远镜。反之,认识事物,往往只看到一面,以点代面,把个别现象当一般情况,只看到表面现象,不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必然带来片面性和随意性。
2.通晓政策,切忌大而化之、浅尝辄止。掌握政策和运用政策,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基本功。政策,是记者和编辑手中的“尺子”,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衡量新闻事实的分量;吃透政策,可以帮助我们从纷繁的社会变动中挖掘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否则,新闻宣传只能停留在浅层次上。
3.把握大局,审时度势,正确估计形势。在记者编辑的新闻素养中,政治敏感十分重要。有政治敏感的记者,能从全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形势出发,思考问题,用全面观点衡量事物,能抓住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典型事例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新近发生的事实从思想政治上引导群众。
4.贴近群众,了解实情,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新闻工作,说到底是一种调查研究。
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工作中的点上情况和面上情况,成绩与问题,广大群众究竟是怎么想的,怎么干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事态发展变化的脉搏。一旦有新动向、新变化、新事物出现,就能立刻发现它。
5.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要保持冷静,维持常态,把握平稳。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6.讲究宣传艺术、引导艺术,其核心是度。要把握好新闻宣传的速度、角度、广度、力度和深度,把握好正面宣传和批评报道的关系,要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把握局部和整体、现实和趋势的关系,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重视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