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考研的时候是在大三上学期,当时主要是受父母影响,总告诉我说现在社会太现实,只有更好的文凭,更高的学历才能加强自己的优势,所以,为了将来能顺利找到工作,养活自己,我选择了考研。 说到择校,对我来说还真是纠结了好长时间。我是英语专业的,喜欢翻译,所以决定报考翻译硕士。但是,上网查询一些信息后,我发现,开设翻译硕士的学校主要分四类:一是理工科学校,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等,这类院校大都是“211”或“985”高校,这类院校的优势是名气大,认可度高,不足之处就是不是专业的语言学校。二是语言类院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等。这类院校中属于“211”、“985”高校的不多,大都集中在北上广地区,这类院校的优势很明显,是专业的语言类院校,如果将来从事语言类的相关工作会得到很高的认可,但是,相对来讲不足之处在于,这些院校大都不是“211”或“985”高校,对于一些想要考取名气大的院校的学生们来说可能略显不足。三是师范类院校,如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之类的,这些院校虽然没有语言类院校专业性强,但作为师范类院校,其要比理工类院校的专业性强很多。四是综合类院校,如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这些院校虽然说是综合类院校,但是,其中不乏老牌院校和重点院校,如厦门大学的口译专业,中山大学的笔译专业在全国范围来讲都是屈指可数的专业,但其难点在于这些学校对考生素质要求较高,不易考取。综合比较下,我选择了大连外国语大学,一是离家不远,二是气候宜人,但最重要的是大连外国语大学是专业的语言类学校,而且口碑也很好。 说到备考真是个折磨人的过程。大二下学期以来,我一直忙于不断的考试,先是专业四级,然后是BEC中级,后来又是CATTI三级,最后又来了个CATTI二级考试。忙完这些考试,我才真正刹下心来开始准备考研。考研我最担心的就是政治,所以先看的政治,暑假的时候,我看了一遍大纲,但是由于高中时理科生,对政治实在无感,所以虽然看了一遍也没记住什么。11月到12月的时候,我又看了一遍大纲,主要是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记忆,虽然赶着记赶着忘,但还是每天都坚持看一部分内容。12月中旬,大纲看得差不多了,我开始做了一些配套练习,开始真的是错成海了,但是我会把做错的题仔细看一边,然后等把所有题都做完的时候,再把曾经做错的题再做一遍,加深记忆。12月末到1月初这段时间,客观题我基本就不怎么看了,主要看了看主观题,背一些海天的老师教的答题技巧和关键知识点,外加看些时事新闻。最后的一个星期真的就是不停的背,不断地记,考试当天早晨我还在拿着书背。关于专业课,由于我考的是翻译硕士,除了政治以外全部都是学校自主命题,所以我不用参加全国英语统考。说到翻译硕士,由于是2010年新设立的专业,所以与其相关的信息很少,而且大多学校都没有指定书目可以参考,所以只能自己摸索着来了。关于翻译硕士英语,因为题型跟专四专八相差不大,所以我主要按专八的东西来复习,最艰难的就是单词这一块了。每天都要背,每天都会忘,简直就是恶性循环,但是即使这样,还是要每天坚持背,把整本单词书要背上好几遍才行。除了单词,还要多做阅读,提高阅读速度跟准确率,还有改错,也是一大难关,需要多加练习,要勤加练习,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关于翻译硕士基础这门专业课,难点是主要在缩略语和翻译两大块,缩略语,说实话,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我们不可能做到每个都会,每个都掌握,但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比别人多会一个。要多看些外国新闻,外国报道,外国期刊杂志,这有助于我们掌握缩略语,同时也要借助网络资源,在论坛上多下载一些,平时没事的时候多看一看。而翻译,没什么捷径,除了多加练习,别无他法,要针对学校的偏好做相应的练习。而最让我发愁的就是百科知识与写作,百科知识,顾名思义,就是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谁也不知道会考什么,更不可能有什么范围,唯一能做的就是多读书,多看报,多关注热点新闻。写作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大家初高中也都没少写,适当练习练习就可以了,应用文写作就多看看书,多记记模板,主要是不要弄混就没什么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