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查看: 8167|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学基本概念

[复制链接]

256

主题

0

好友

3000

积分

荣誉版主

????

Rank: 8Rank: 8

升级  0%

UID
32
性别
帖子
2610
注册时间
2007-3-28

建设 创作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9 10:14: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权威推荐:郑州大学2023年考研内部权威资料【点击查看】
总部地址:郑州大学主校区育博书店
考研咨询热线:13633846090(同微信,请优先微信联系)
---------------------------------------------------------------------------------------
社会学基本概念(提供完整word版本下载)


本 能  

        动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无意识的反应,表现为一种 预见的、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本能行为具有遗传性、复杂性、适应性及稳定性等特征。本能行为的延续时间 有长有短,有的几秒钟就能完成,有的则需数分钟或数日。本能似乎不依赖于学习或实践,这表明了本能的内 源性质,但从本质上说,本能还是间接地依赖于外源性 刺激。

    在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有些社会心理学家把本 能作为行为的基本原则,这种观点被称为本能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心理学家W.麦独孤。他认为,本能 是社会行为的原因,每个人的本能都是根据一定的心理物理法则发生的,也就是说,人具有由遗传而来的缓和 神经能量的固定通路。本能包括激动部分(感受部分)、中枢部分(情感部分)和传出部分(推动部分)。意识中 所发生的一切都直接依属于这些无意识的因素。本能的内部表现主要是情感。本能和情感之间的联系具有系统 的和固定的性质。麦独孤列举出一系列的本能,其中每一类都具有动力作用的情绪成分。例如:逃避本能(惧 怕),好斗本能(愤怒),拒绝本能(厌恶),结群本能(怕孤独),好奇本能(求新),生殖本能(求偶、哺 育),自炫本能(自负、支配),自卑本能(服从),获得本能(占有欲),建造本能(创造欲),等等。社会的 全部现象都是从这些本能中产生的。麦独孤认为,人类具有一种侵犯的本能倾向,即某种侵犯性的冲动蕴藏在 有机体之中,在出生时就有所表现,是不可改变的。麦独孤的思想虽然在当时很流行,但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并 不高。

        社会心理学中,另一种强调生物本能的理论是S.弗 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认为,决定人的行为的不是意识和理性,而是人的性欲;在人的整个心理过程中, “无意识”起决定作用。无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与出生后的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 欲望,同风俗、习惯、道德和法律不相容,它们被压抑或被排挤到意识阈之下,但并没有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地 积极活动,追求满足。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被压抑的欲望以性欲为主。他还提出“里比多”(性力)概念,认为 它是心能,尤其是性本能的能量,驱使人去寻求快感,是人的行为动机。弗洛伊德还认为,人的行为虽受本能支 配,但又受现实的限制,前者为快乐原则,后者为现实原则。在早期,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我本能”和“性 本能”两种,后来他把二者合起来称为“生的本能”,而后又增加了一种“死的本能”。后者体现着恨和破坏的 力量,表现为侵犯的行为,在受挫折时,往往退回到内部,成为一种自杀倾向。此外,还包括自我谴责、自我惩 罚、对手之间的嫉妒和对权威的反抗等等。弗洛伊德后期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 成的。本我是最原始的、与生共生而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它是由本能、基本欲望组成的,这些本能和欲 望强烈地冲动着,希望能够很快地得到满足,这就是人 类行为的根本动力。

        对于本能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学术界有不同意见, 大多数学者认为,人类只有很少本能的或先天的机制,不 能夸大它们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边际文化  

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区域的交汇处出现的一种混合文化。一个文化区域有中心区和边缘处,中心区是该文化的发地,保存着本民族的最纯粹的文化。在边缘处,由于传播递减的规律和接触外来文化的频繁,本民族文化特征减弱,外来文化的影响较中心区增强,两种文化逐渐混合形成一种既非完全的本民族文化,又非完全的外来文化的边际文化,如新加坡文化等。边际文化是由文化传播、文化采借和文化融合而逐渐形成的,从中可以看到多种文化的相似处。


残缺家庭

核心家庭中配偶一方因离婚、死亡、出走、分居等 原因使家庭成员不全的家庭。又称残破家庭、破裂家庭、 单亲家庭。在现代西方国家,离婚率较高,造成残缺家庭数量 增多。以美国为例,20世纪70年代以来,结婚、离婚比例为每两对登记结婚的就有一对夫妇离婚,单亲家庭数 量增加75%以上。离婚后,由于男子的再婚机会多于女子,单亲家庭大多以妇女为户主。以妇女为户主的单亲 家庭就占美国家庭的19%。在西方其他国家,高离婚率也是造成单亲家庭的主要原因。中国由于长期受封建节 操观的影响,多为寡居家庭,因离婚产生的残缺家庭极 少,但现在有所改变。

残缺家庭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如下后果:①破坏了 社会以家庭为基本生活单位的原有秩序;②使正常的家庭生活秩序不能维持;③给家庭成员的心理带来打击和 挫伤;④增加了因分家而带来的财产、孩子抚养等纠纷;⑤不利于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 开始有人研究少年犯罪家庭。据美国白宫会议报告,少年犯罪的家庭中,有1/2~2/3是残缺家庭。80年代中国 也就青少年犯罪问题与残缺家庭的关系进行过调查。根据1983年天津市政府办公厅组织社会学家、法学家和其 他有关人员进行的调查,发现在没有犯罪青少年的家庭中,完整家庭占88%,残缺家庭占12%;而在有犯罪青 少年的家庭中,完整家庭占75%,残缺家庭占25%。由此可见,残缺家庭和青少年犯罪是相关的。


冲 突

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 和过程。冲突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冲突的特征 主要有:①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 方,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②冲突双方必须有直接的交锋;③冲突各方所追求的目标既可 能相同又可能不同,这与竞争必须是对共同目标争夺的情况不一样;④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激烈得多,它往往 突破了规则、规章甚至法律的限制,带有明显的破坏性。

冲突的类型 包括:①从规模上划分,有个人之间 和集团之间的冲突;②从性质上划分,有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思想冲突、文化冲突、宗教冲突、种族冲突、民 族冲突,以及阶级冲突和国际冲突等;③从方式和程度上划分,有辩论、口角、拳头、决斗、仇杀、械斗、战 争等。社会学领域最早将冲突作为一种互动类型来研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他将冲突划分为4种类型:① 战争,即群体之间的冲突;②派别斗争,即群体内部的冲突;③诉讼,即通过法律途径处理的冲突;④非人格 的冲突,即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冲突的产生及功能 具体冲突的原因可能是各种各 样的,但归根结柢是由社会不平等造成的,其中主要是财产、权力和声望分配的不平等。冲突的破坏作用显而 易见,但也有刺激社会进步的作用。 对冲突的社会功能,社会学界存在不同意见。结构 功能主义对冲突采取否定态度,而冲突理论则强调冲突的正功能,认为一个社会中存在错综复杂的冲突,可以 防止社会分裂和社会僵化。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从研究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加以调查并用所得结果 推论和说明总体特性的调查类型。从总体中取出部分的过程叫抽样,抽出的这一部分单位称作样本。抽样方法 分为概率与非概率两种。前者依据抽样理论和严格的抽样程序,使总体中每个单位被抽取的概率为已知;后者 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和对调查对象的分析,主观选取样本。抽样调查一般指用概率抽样方法进行的调查。

抽样调查始于1891年挪威的人口调查。社会学中首 先采用严格控制的抽样方法的是英国统计学家A.L.鲍利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作的 5城镇调 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抽样调查获得了迅速推广,成 为社会调查的主流。总体具有异质性,是采用抽样调查技术的第一个原 因。若总体的每一单位在各方面完全相同,则取其中的一个单位便可代表总体,无需抽样。另一原因是具有异 质性的总体太大,鉴于时间、人财、物力与技术等原因无法对每一单位进行调查,需要抽样调查,通过局部研究 总体。由样本概化总体的抽样调查方法基于两个基本假定:一是部分含于整体之中并与总体有同样的特征、现 象与过程;二是部分可以更清晰地反映群体的生活、态度和特性。总体的异质性和样本与总体的范围不同,使 得在用样本代表总体时总有误差,即抽样误差,其大小反映了样本的代表性程度。误差越大,代表性越低;误 差越小,代表性越高。抽样调查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所 选样本代表性的高低。

影响样本代表性的因素有:①抽样方法的选择。概 率抽样是最佳抽样方法,首先,它避免了抽样者在抽样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偏差,也称系统性误差。虽然概率样 本不能精确地代表总体,但比其他类型的样本更具代表性。其次,可以对用样本推论总体时的误差作出定量的 估计。抽样调查中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等。在相 同的情况下,由这些方法得到的样本具有不同的代表性。②对总体的界定与了解。总体是在理论上有明确定 义的研究单位的集合体。严格的概率抽样可获得代表性较高的样本,但这是建立在对总体的正确界定和精确了 解上。否则,尽管抽样方法是随机的,仍难免失败。1936年美国《文学摘要》关于总统选举民意测验的失败,就 是因为对总体的错误界定。它以电话簿和汽车注册簿上的选民为总体,忽略了没有家庭电话和私人汽车的选民。③样本的大小,又称样本容量。指样本内所含单位的数量。一个概率样本的大小与其代表性密切相关,样 本越小,代表性越低;样本越大,代表性越高。但样本越大,抽样成本越高。样本数的确定应考虑3个因素:a. 容许误差的大小。容许误差越小,所需样本越大。b.确定总体的性质。在一定的代表性要求下,总体越大,所 需样本越大;当总体达到足够大时,样本则不需再增大; 样本异质性越高,所需样本亦越大。c.客观制约,即能 够用于此项研究的人、财、物及时间等。样本越大,代表性越高,抽样成本亦越高。确定样本大小的原则,是 在同等的耗费下获最大的代表性,或在同等的代表性下, 使耗费最小。抽样调查的主要程序是:界定总体→编制总体名单 →确定样本大小和选择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搜集资料 →评估样本的正误和估计总体。抽样调查的主要优点:成本低,速度快;结果可作 定量分析;调查人员少,可进行专业训练,能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可获得丰富的资料,应用的范围也比总 体调查广。近代抽样理论和抽样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更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与非概率抽样相 比,概率抽样成本高。另外,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研究根本无法进行概率抽样调查。例如,调查全国贪污犯,由 于无法获得贪污犯的总体名单,所以概率抽样就不可能。


调查报告(survey report)

一般指社会科学研究中起信息贮存、交流或沟通作 用的一种科学情报。在社会学中,调查报告指对社会调查研究成果包括调查过程、调查资料的阐述,说明或解 释调查资料的意义、资料之间的关系和调查结论的书面 文体。

调查报告根据其作用可分为3种类型:①描述性报告。 描述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现象的一般状况,客观地反映现状的特征。②解释性报告。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的 基础上,着重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后果或趋势作出科学的解释。③建议 性报告。主要是研究者根据对调查资料的分析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措施,为有关方面提供咨询和服务。这 3种类型不是截然分割的,往往在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中同 时具有这3种类型的特点。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亦可分 为面向一般读者的通俗性报告和面向专业人员的专业性报告。专业性报告中可分为全面调查报告和专题调查报 告。

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6个方面:①说明研究 目的和主要研究成果。研究目的可以是验证已有的理论和假设,也可以是提出并验证新的理论和假设,向读者 说明研究的重要性。主要研究成果的介绍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②介绍调查的背景,在这方面曾经有过 哪些主要的研究,说明调查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属于哪一方面的,已经取得什么成果,存在的问题是什么。③ 说明研究假设并对研究假设的理论根据和事实依据作出解释。④介绍研究方法。包括界定总体、抽样方法、样 本的代表性、资料搜集的方法和工具、统计分析的方法等。⑤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是调查报告的主要成分, 主要是阐述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⑥总结。说明研究结论或提出 建议。上述6个方面在具体撰写报告时,可以根据读者对象的特点和报告的作用进行调整。最主要的是报告的真 实性和可读性,除了合理安排内容结构外,调查报告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通俗,不宜过多地使用专业术语, 统计表格的形式要清晰明了。


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 析。其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 趋势。社会学中的定量分析是与经验性的社会研究一起发 展起来的。经验性的社会研究传统中有两个重要部分,一是有关国家事物资料的搜集和量化,二是搜集与分析 资料的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研究中,定量化的传统一方面源于英国的“政治算术”,另一方面源于比利时和法 国的道德统计学。前者是将描述统计用于国家政策与行政工作,后者主要用于研究犯罪、自杀与非法行为等。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定量研究主要是搜集与社会现象有关的实际数据的统计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 会调查与分析中引入了抽样理论和统计检验理论,推广了社会测量法并发展了交互分类技术,使定量分析取得 了长足的进展,最终导致了社会统计学的创立。

社会统计学是有关社会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和推 论的一整套科学方法。它不仅包含全部抽样理论、统计检验理论和大部分社会测量法,而且使分析技术获得极 大发展,主要是多变量统计分析技术的发展,如路径分 析、多元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学家发展了数理社会 学。它的特点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与说明社会现象,例如: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代际间的社会流动;以 对策理论为基础的社会交往模型对团体结构与群体行动的力学分析;用矩阵理论进行的小群体结构与关系的分 析;70年代后期利用协同学理论建立的反映社会突变现 象的模型等。后者称为定量社会学。社会统计学和数理社会学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 泛运用,大大推动了社会学的定量分析,以致在有些国家(如美国)的社会学研究中,如果忽视了数量分析,它 的研究价值就难以被社会承认。美国有影响的学术刊物《美国社会学评论》和《美国社会学杂志》,在1940~ 1941年间刊登的文章中,定量研究的文章占53%,到了1965~1966年则达到85%。社会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质与量两个方面的 规定性,对社会现象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缺一不可。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加精确与精细。但由于社会现象 难于测量,对它的量化过程有着与自然现象不同的特点。对它的定量分析充满困难,单纯的定量研究有时很可能 将人们引入歧途。数学方法在社会研究中应用的扩大,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社会学研究方 法的渗透,给社会学的定量分析开辟了广阔前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完美结合是社会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计表格的形式要清晰明了。


定性研究

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它以普遍承认的公理、一套演绎逻辑和大量的历 史事实为分析基础,从事物的矛盾性出发,描述、阐释所研究的事物。进行定性研究,要依据一定的理论与经 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方面,将同质性在数量上 的差异暂时略去。定性研究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没有或缺乏数量 分析的纯定性研究,结论往往具有概括性和较浓的思辨色彩;二是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定 性研究。在实际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常配合使用。在进行定量研究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研究确定 所要研究的现象的性质;在进行定量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又须借助定性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 起质变的原因。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下列一些不同点:①着眼点不同。定性研究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研究 着重事物量的方面。②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定量研究是为了更准确地定性。③依据不同。定量研究依据 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研究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④手段不同。定量研 究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等方法。⑤学科 基础不同。定量研究是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等为基础,而定性研究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⑥结论表述形 式不同。定量研究主要以数据、模式、图形等来表达;定性研究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 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


访问 (interview)

社会调查中以交谈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又称 访谈。与其他方法相比,访问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交谈获取资料,可以作为搜集研究所需资料的主要方法,也可以 作为辅助方法去验证或补充其他方法获得的资料。它适用于研究较复杂的问题,或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当 研究对象的构成成分较复杂时,访问能较快地了解不同人员的情况。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访问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与访问对象的接触方式分为直接访问与电话访问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按访问前是否拟定详细的标准化的访 谈提纲,将访问分为结构性访问和非结构性访问。结构性访问 访问者在访问前,制定好详细的标准 化的访谈提纲,对被访者进行访问。特点是:获得的资料便于比较和进行量化处理,能减少交谈中的主观成分, 避免被访者含糊的回答或偏离访谈提纲的谈话。在进行结构性访问时,所有的访问员都要遵循事先制定好的访 谈提纲,按照一定的顺序提出问题,不能随意偏离访谈提纲。制定访谈提纲是进行结构性访问的一项重要工作。 研究人员将需要询问的问题及其可能出现的答案筛选排列,分类编码,制成统一的访问调查表。访谈提纲中可 以包括少量的开放性问题(见问卷),以及供当场使用 的较为复杂的量表和图表。非结构性访问 访问者不依照某种统一的访问调查 表,而是围绕研究的问题与被访者进行自由交谈。特点是:交谈自然,可以深入了解多方面的情况。它常用于 探索性研究。与结构性访问相比,它对访问员的要求较高,访问耗费的时间较多,访问员与被访者之间的社会 互动对访问调查的结果的影响更为显著。进行非结构性访问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控制谈话,准确地作好访谈记录。 访问员要在保持融洽的交谈气氛的前提下主动地引导交谈,随时纠正偏离研究主题或冗长的谈话。原则和要求 ①必须严格挑选与训练访问员,应选 用与被访者社会特征接近的人员担任访问员。访问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对调查的目的、内容、访问的 程序和要求以及被访者的基本情况有相当的了解。②访问时,访问员应带上必要的物品,如个人身份证明、有 关组织或团体的介绍信、被访者的名单和住址,记录工具等。访问员的服饰打扮应大众化。③访问开始时,访 问员应向被访者说明访问的目的和意义,保证不损害被访者的声誉和利益。④交谈时,访问员的言行举止要自 然,平易近人,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询问的问题保持中立的立场,注意观察被访者的非言语行为。优缺点 优点是:访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对 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有效地控制交谈的过程,对被访者的各种疑问进行解释,还能根据交谈时被访者的非言 语行为和表现,验证访问资料的信度与效度。与问卷调查相比,访问的回答率较高。即使在调查对象因文化程 度低或其他原因不能填写调查问卷的情况下,访问也能得到被访者的合作,获得所需的资料。访问者能当场作 解释,所以大多数访问中可以使用一般问卷调查中较难使用的较为复杂的量表和图表。缺点是:组织工作复杂, 耗费较多的人力、时间与经费;访问员与被访者之间的直接交谈,有可能使被访者出现猜测和迎合访问员意图 的倾向,也可能使被访者感到调查不具备保密性,不愿 提供敏感性的资料。


符号互动论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 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

符号互动论的派别该理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 家W.詹姆斯和G.H.米德的著作。但最早使用符号互动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H.G.布鲁默,1937年,他用这 一术语指称美国许多学者诸如C.H.库利、米德、J.杜威、W.I.托马斯、W.詹姆斯、R.E.帕克、F.W.兹纳尼茨基等 人的著作中所隐含的“社会心理状态”。西方学术界曾有人把符号互动分为两派,一是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 哥学派,一是以M.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1930~1950年间出版的一系列布鲁默及其同事、学生们的著作中确 定了该理论的主要观点。

从哲学上看,符号互动论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德国 和法国的现象学联系最为密切,与逻辑实证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文化决定论、生物决定论、刺激—反应行为 主义、交换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各种形式相对立,而与心理分析理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角色理 论、戏剧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哲学,具有某些相容性。E.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在当代的 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 主要有:①人对事物所采 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 物本身之中;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 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符号互动论的观点 主要观点有:①心灵、自我和 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 如果人不具备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心灵、自我和社会就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或者说失去了存在的根据。②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 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 社会。③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 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 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④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不 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但在这个限度内,个体可以 按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⑤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赋各种意 义于各种事件和物体中,这个解释过程,或者说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⑥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 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 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方法论特征 符号互动论者倾向于自然主义的、描 述性的和解释性的方法论,偏爱参与观察、生活史研究、人种史、不透明的被脉络化了的互动片断或行为标本等 方法,强调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静止的、结构的属性;必须研究真实的社会情境,而不是通过运用 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来构成人造情境。符号互动论者不运用正式的数据搜集法和数据分析法,而代之以概括性 的和一般的方法论的指令,这些指令要求对被调查的对象采取“尊重”态度。布鲁默曾声称,这种研究需要或 至少应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考察”,调查者着重了解他想要研究的社会情境的第一手资料。目 的是把在其中生活的人们所理解、所适应的世界照样描绘出来,主要用参加者的语言来表达。第二阶段,即“检 验”阶段。研究者集中注意环境中的“分析因素”,这些因素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观察才可能获得。对于多数 符号互动论者说来,这一阶段在辨认、描述和解释基本的社会过程如社会化、整合、协商时已开始了。应用符号互动论有助于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如对社 会越轨、精神疾病、集体行为、儿童社会化、死亡和挣扎、老年、疾病与痛苦和艺术社会学(见文艺社会学) 的理解等等。


个案研究 (case study)

一种从整体上对一个研究对象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这一研究对象称为个案。“个案”一词,源出医学。医学上的个案研究是指对个别病例作详尽的临床检查和病 史考察,以判断其病理和诊断过程中的变化。个案研究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在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学 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社会学研究中,指通过对个案的调查来了解这一个案所属的整类个体的情况。个案可 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家庭组织、社会群体和小社区。个案研究中,一般采用参与观察、访问和文献研究等方法 来搜集资料。个案研究的范例是美国R.S.林德及其夫人H.M.林德的《中镇:美国当代文化的研究》(1929)一书 中所描述的案例。这一研究中其个案单位是社区。

个案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从个案的详细描述与分析 中,发现重要的变项以及提供有用的范畴,以帮助形成假设。个案研究的主要优点是:可对对象做深入的质的 研究,彻底把握对象的全貌,并具有抽样方法无法做到的社会实在性。缺点是:个案研究资料往往缺乏代表性, 难以推论到有关总体。


核心家庭 (nuclear family)

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模式。美国人类 学家G.P.默多克首先提出了核心家庭概念。他在《社会结构》(1949)一书中认为,从亲属关系着眼可把人类家 庭分为核心家庭、复婚家庭、扩大家庭等三种基本单位,其中核心家庭是其他几种家庭形式赖以扩大的基本单位。 核心家庭这一概念被人类学、社会学广泛使用。

核心家庭中包含着两种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 系和亲子关系,所以又称夫妇家庭或血缘家庭。核心家庭从已婚夫妇离开父族、母族独居为开端。特点是对亲 属网络的依赖性较小,独立性、灵活性、机动性较大,具有性爱、生育、教育、经济、娱乐、情感交往等功能。 这种家庭有利于形成家庭中的平等关系、平等权利、平等嗣系,简化家庭人际关系,减少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 纠纷,实现家庭中的民主,有利于培养青年人的独立性,满足不同代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追求。但另一方面它削 弱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不利于两代人在家庭生活中相互帮助和救援,在老人赡养和儿童抚育方面带来一些实 际问题。核心家庭是现代都市和工业社会最主要的家庭模式。1982年在中国进行的五城市家庭研究证实,核心 家庭占家庭总数的66.41%,居各种家庭模式之首。


宏观社会学 (macrosociology)

表征社会学研究角度的一个范畴。又称巨型社会学。 与微观社会学或小型社会学相对而言,侧重研究社会整体、社会和各个子系统、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流动、 社区、社会变迁等大、中型社会现象,探讨大、中型的社会结构。这类研究通常称为社会的宏观分析,或宏观 角度的分析。有些社会学家把对社会的微观分析比喻为 “细胞分析”,宏观的结构分析则称为“骨骼分析”。   

法国社会学家G.D.古尔维奇对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的划分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他认为,社会学的研 究对象是“整体社会现象”。“整体社会现象”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生活的强大推动力。“整体 社会现象”作为“社会现实”的表现,既可以作“垂直的”也可以作“水平的”研究和划分。在垂直的即纵向 的研究方面,他把社会现实分为10个层次,并构成他认为的“深度社会学”的内容。在水平的即横向的研究方 面,他把社会现实分为三种类型,即“社交形态”或小社会学类型、局部群体类型、社会阶级及总体社会类型。 研究第一种类型的是微观社会学;研究第二、第三种类型的是宏观社会学。他强调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的 一致性,两者在社会学把握“整体社会现象”上是互相 补充的。

关于社会学的宏观和微观的划分,明显地受到宏观 物理学和微观物理学划分的启发和影响,但不像物理学中那样严格,而且划分的标准也不同。在社会学中,宏 观现象和微观现象的区分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宏观社会学侧重于社会结构理论,微观社会学则侧重于有关互 动和行为的人际理论。有些社会现象如群体,既有微观的群体,又有宏观的群体,既可以对它作微观的研究,又 可以对它作宏观的分析。甚至像社会结构这种历来认为属于宏观范围的社会现象,在现代结构理论中,也可以 既作宏观的分析,又作微观的研究,如宏观结构主义与 微观结构主义(见西方社会学史)。


继续社会化 (continuous socialization)

继早期社会化之后的成年人的社会化。一个人经过 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基本上掌握了作为社会一般成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但是,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中,青年人步入成年之后,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必须继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与规 范,参与新的生活。从人的生理或生活经历的角度,可将继续社会化分为中年社会化与老年社会化两个阶段。

中年社会化 人到中年,生活阅历渐深,性格特征 定型,思想比较成熟,有既定的生活目标与比较固定的行为模式。对一般中年人来说,继续接受社会化教育,首 先是为了适应变化中的生活环境。特别是社会发生的急剧变化,包括社会制度的变革、生产条件的改变、居住 环境的变迁等,都迫使中年人不得不重新学习新的东西。其次,中年人一般要经历结婚、生儿育女与就业等,需 要扮演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与工作人员等多种角色,承担多方面的社会责任,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他们必须通过学习与实践,逐步熟悉和胜任自己的角色。

老年社会化 老年人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 变迁,学会用新的眼光观察事物。在生理上,老年人的视觉、听觉、体力与精力等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这 是人们身心老化的自然过程。有的老年学家指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老年人容易产生自卑、多疑、易怒与自 怨自艾等情感,甚至郁郁寡欢,悲观消沉。此外,老年人也会遇到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的急剧变化的问题。如 老年人退休之后失去了以往的社会地位与权力,失去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与条件,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对此,如 不及时加以调节,给予社会化再教育,使之逐步与新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就会造成老年人心理上的压力,情绪 上的不满与精神上的负担,促成或诱发老年人的许多疾病,甚至导致过度的衰弱或过早的死亡。因此,一些学 者主张,老年人应当自觉适应新的环境,学习新的知识,承担新的角色,参加各种积极有益的活动,丰富自己的 生活。美国有关老年社会化的研究表明,如何正确对待 死亡问题,是老年社会化的一项新内容。继续社会化可以帮助成年人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并对减少变革时期的社会动荡,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具有 重要意义。


拟剧论 (dramaturgical theory)

表用表演比喻和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 的一种符号互动理论。早在古希腊学者的著作中就有关于拟剧论的思想,认为世界是一个舞台,人们一生都在扮 演着多种角色。美国文学评论家K.伯克在《动机初阶》(1945)中最早将这一思想运用于社会科学,但当时并 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后来符号互动论者E.戈夫曼发展了拟剧论,试图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方面来解释人 的社会行为。他的早期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 (1956)阐述了这一理论。

拟剧论把社会比作舞台,把全体社会成员比作在这 一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演戏和表现自己,努力把握自己给他人造成的印象,从而 使自身的形象能最好地为自己要达到的目的服务。戈夫曼运用了“脚本”、“观众”、“表演者”、“表演”、 “角色”、“前台”、“后台”、“面具”、“道具”等戏剧用语,说明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如何集体表演或单 独表演,如何使用道具、参照脚本、登上舞台并以不同角色活动于前台和后台之间。通过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 中的自我表现,揭示出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如何证实自我概念;如何以姿态和手势来表达意义,以便被他人理解; 人们的服饰、语调和选用的词汇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发生作用;人们如何界定不同的社会情境并与之相适应。

拟剧论对社会生活作出了生动的比喻,有助于对人 际交往进行社会心理分析。但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目前尚不能肯定它究竟应单纯被作为一种分析社会互动作用 的工具,还是被当成对意识的一种真实描述。


农村社区 (rural community)

据有广阔地域、居民聚居程度不高、以村或镇为活动中心、以从事农业为主的社会 区域共同体。农村社会学家对农村社区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强调农村社区有一个共同的中 心点;有的强调其居民有较强的认同感;有的强调具有特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有的则强调有特殊的生活 方式等。概括各家的观点,构成农村社区的基本要素是:①据有广阔的地域,居民聚居程度不高,并主要从事农 业;②结成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③以村或镇为居民活动的中心;④同一农村社区的居民有大 体相同的生活方式、价 值观和行为规范,有一定的认同意识。农村社区类型 根据发展的时间顺序和居民点分布的状况,农村社区可分为散村、 集村、集镇等类型。①散村社区。它是最初形成的或因特殊地理环境而形成的零散的小村落。这类社区的特点 是:一般发育程度低,聚居程度不高,三五家,七八家在一起,非亲即故。居民大多从事种植、养殖业,经济单 一,居民往来频繁,相知甚深,守望相助,关系密切。但这类社区一般与外界较隔绝,信息不灵,交通不便, 居民传统观念强,比较保守,社区变迁缓慢,社会流动较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散村社区一般逐渐向集村社区过渡。②集村社区。它是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居住较集中的村庄,一般是几十户甚至几百户聚居在一起,多以平原、沿海、交通沿线、三角洲等地为聚居点。集村社区的人际关系不如散村密切,血缘氏族关系开始淡化,常以一个或数个大姓宗族杂以外来的居民共同聚居。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则较散村多。集村多有服务中心,有的集村已有“期集”或集市。③集镇社区。由集村发展而成,已成为农村小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现代集镇中,已有加工业、商业、服务业等,这类社区已成为农村小型商品集散地和农村工业基地。集镇社区中,经济结构和居民成分比集村更为复杂,人际关系比集村更为疏远,居民间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逐步向业缘关系过渡,居民的传统观念也逐步向现代观念转变,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则更为健全。随着农村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的发展,集镇的社会功能日益多样。

除了上述的划分之外,还可按区位将农村社区划分为平原村、滨湖村、沿海村、山 村以及城郊农村等;按所从事的行业划分为农业村、渔村、牧村、矿业村、综合村等。农村社区的特点 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有如下特点:①据有较广阔的地域,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存性更强。广义农业(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劳动对象的种植、林、牧、渔、虫、微生物等 业)的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及其附属物,在土地上生长的植物和以土地为载体的动物占据着大量的地域空间; 国土中不适宜于人口居住的大量的山地、水域也主要分布在农村,使农村社区据有较广阔的地域,有较城市更 为优越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对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如 破坏了植被、森林,会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气候,导致自然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等。②人口密度小、人口素 质较低。农村所据地域较广,人口密度相对于城市稀疏得多。一般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结构单一,教育、文化、科技发展水平较低,卫生事业不发达,交通、信息较闭塞,传统文化积淀较深。人口的职业结构比较简单,同质性较强。③社会问题不如城市复杂、集中和突出,犯罪率较低(见农村社会问题)。④居民所从事的职业以广义农业为主。农村社区是随着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农村社区的发展,产业结构发生着重大变化,非农产业比重将逐渐上升,农业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第二、三产业有所发展,小城镇相应增多。⑤农村社会组织较城市简单。在一般传统农村社区中,习俗组织(如宗族、宗教、帮会组织)较多而法定组织较少,分科执掌、分层负责的科层制组织尚不发达。⑥经济、文化、技术相对落后。城乡的长期对立和分离,是造成农村经济、文化、技术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普及程度没有城市高,先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程度也较城市低。⑦居民的血缘、地缘关系较密切。特别是在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农村,人际关系受狭小地域的限制,尚未摆脱血缘、地缘关系的束缚。⑧生活方式比较单调,传统色彩较浓,时间观念不强,生活节奏较慢。在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不够发达的情况下,闲暇生活比较单调。个人消费品结构较单一,消费水平不高。居民政治生活兴趣不浓,参政意识比较淡薄。由于长期受自然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比较迷信保守,地域观念、乡土观念较强,不愿离乡背井,求稳怕乱,重农轻商,重生产轻经营,认同意识强,传统文化积 淀较深。

         

   

青年研究 (research of youth)

泛指以青年为对象的多学科理论研究活动。

历史 现代意义上的青年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期的 美国,代表人物是心理学家G.S.霍尔。他在1904年发表的《青年的心理和他们与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 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一书,开启了后人对青年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思路,也引起了青年研究究竟以哪 一学科为“母学”的理论纷争。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青年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中 国的“红卫兵”运动、法国的“五月风暴”、东京的学潮、美国青年的反战浪潮等等,表明青年对社会进程的 意义在强化。面对这种势态,各国政府、理论界对青年研究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除政策、对策性研究外,还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提出建立青年学的问题,70年代起陆 续有青年学专著问世。

内容和方法 主要有几种理论研究模式:①心理学 模式。它是最早界入青年研究的一种理论观点。其理论基点集中在青年的个性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心理学派 的主要贡献在于它采用实证的方法对青年的认识、情感、意志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就此而言,可以称为微观的青年 研究。②社会心理模式。界于社会学、心理学之间。兴起于20世纪40~50年代。其理论基点集中在研究社会、 环境、群体、人际关系对青年个性心理形成的制约作用。它运用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青年自身 之外的宏观世界揭示青年这一特殊生命阶段的心理属性是由社会决定的。③文化人类学模式。它的理论基点是 把青年视为文化载体、文化的体现者,研究青年在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中的意义、作用。强调“代沟”论和 3种 文化模式论,即后喻文化、前喻文化、并存文化。其理论特色是突出青年在后工业社会中的文化主导地位。④ 社会学模式。它是青年研究中起步早、涉及广、发展快的学科。其理论基点在社会与青年的互动关系,研究的 基本问题是青年的社会化以及社会对青年发展的责任和 认同程度。青年研究在中国 中国现代意义的青年研究始于五 四运动时期。有的学者把其历史进程划分为4个阶段:①开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研究的特点是从民主与 科学的角度唤醒青年,使他们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代表作有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和李大钊的《青春》。② 深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研究的主题是青年如何投入社会革命运动。代表作是毛泽东的《五四运动》和 《青年运动的方向》。这一时期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开始走向学科化。1925年杨贤江的《青年问题》,1933年 沈履的《青年期心理》两部著作,反映了中国青年心理学和青年社会学的研究深度。③发展和曲折──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50年代初,青年研究涉及内容丰富而广泛,如青年的特点、培育目标、自 我修养、成长道路、共青团建设、青年工作等。1957年以后,由于“左”倾思潮的影响,使青年研究的思想僵 化,视野狭窄,囿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注释。 “文化大革命”使青年研究陷于停顿。④繁荣──中国 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时期。研究的主要特征是: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学科视角的多 元化──调动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美学 等学科的力量,开展全方位的研究。

青年研究工作者在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 步使中国青年研究学科化,一个重要标志是提出并着手建立青年学理论体系。1971年,波兰学者阿达姆斯基创 建青年学,1982年罗马尼亚学者F.马赫列尔的《青年问题和青年学》问世,1983年中国年轻学者唐若昕著文论 述建立青年学。一些青年研究工作者积极探索青年学体系的理论框架和内容。1986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召开 了全国首届青年学专题研讨会。一些青年学理论专著相继问世,竭力融多学科知识于一炉,提出了关于青年研 究的方法、范畴、规律和理论体系的构想。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青年研究学科化的探讨与争论。

                        



社会变迁 (social change)

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在社 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社 会学在研究整个人类社会变迁的同时,着重于某一特定的社会整体结构的变化、特定社会结构要素或社会局部 变化的研究。

社会变迁的内容 社会学着重说明下列社会现象的 变迁:①自然环境引起的社会变迁。社会变迁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 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自然环境依其自身规律演变,影响社会的变迁,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自然环 境的变化,也会影响社会的变迁。②人口的变迁。人口变迁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及人口流动和分布的 变化。一定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人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口的变化给整个社会的 变化以极大的影响。③经济变迁。它包括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量的增长和生产质的提高。社会 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之一,给整个社会变迁以决定性的影响。④社会结构的变迁。主要体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功能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各种经济、政治、组织、 制度等结构要素的分化和组合;二是社会成员地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社会成员由于其经济地位、职业、教育 水平、权力、社会声望等的不同和变化,所造成的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的变化。⑤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 变迁。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思想体系表现出来。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程度不同地 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往往成为整个社会变迁的先声。⑥科学技术的变迁。科学技术 作为社会结构体系中独立存在的知识系统,对于现代社会的变迁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变 化和研究规模、组织形式的变化,一方面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促使 现代社会变迁日益加速。⑦文化的变迁。这是分析社会变迁内容的一种综合角度,主要是指文化内容或结构的 变化,包括因文化的积累、传递、传播、融合与冲突而 引起的新文化的增长和旧文化的改变。

社会变迁的类型 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按社会变迁 的规模,可划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整体的社会变迁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变化,是各个社会要素变化合力的 结果。局部变迁是各个社会体系要素自身及它们之间部分关系的变化,不一定与社会整体变迁的方向和速度一 致。②按社会变迁的方向,可划分为进步的社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进步的社会变迁是指符合社会发展的 客观规律,带来社会物质和各种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变迁。反之,则 是倒退的社会变迁。在社会变迁的实际过程中,二者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尽管人们对“进步”有着种种不同的 理解和评判标准,但促进社会进步一直是人们研究社会变迁的主要目的。③按社会变迁的性质,可划分为进化 的社会变迁和革命的社会变迁。进化的社会变迁主要表现在量的方面。它是一种渐进的部分质变的社会变化过 程,是社会有秩序的、缓慢的和持续的变迁。革命的社会变迁即社会革命,是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 在社会革命时期,全部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解体、改造和重组,社会由一种形态迅速过渡到另一种形态。④按 人们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的程度,可划分为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自发的社会变迁指人类 在很多方面对于社会变化的方向、目标和后果没有理性的认识,只是盲目地参与和顺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指 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目标和后果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社会变 迁都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任何特定的社会体系一经 确立,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关系。但是,社会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和外界不断进 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需要不断吸收新的因素。社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组成要素都具有自我 组织和不断完善的特性,有可能出现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体系为了适应新的需要和不平衡的出现,就要 不断调整原有的结构关系。这种适应和调整先是局部的、缓慢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导致原有体系结构的 整体改组,直至采取社会革命的形式。在影响社会变迁的诸原因中,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经济的发展变化是最根 本的原因。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是生产方式内部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物质生产力的变化造成生产方式的不断 更新,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也发生变化。社会变迁除了最终 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外,还取决于自然环境、人口、社会制度、观念、社会心理、文化传播等多方面因 素的影响,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变迁理论主要有:①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是 一个不断发展的渐进的过程。表现为由低级到高级,由 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地向前发展。法国社会学家A.孔德认为,社会是遵循固定的路线、沿着一定的历史阶段 向前发展的,与理性发展的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科学阶段相应,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经历了军事、过 渡和工业三个阶段。英国社会学家H.斯宾塞认为,社会发展同生物有机体的进化相似,是一个内部“细胞”不 断分化和结构复杂化的自我发展过程。现代进化论者认为,社会变迁是多向性的。首先,社会进步不是必然的, 也有可能出现倒退;其次,进化是沿着许多方向发散进行的,没有固定的阶段、路线和方式;再次,进化的模 式是多样的,不同水平、不同形态的社会,具有不同的进化或发展形式。②循环论。认为社会变迁是周期性的 重复。德国历史哲学家O.斯本格勒认为,社会的变化类似于人的生命循环,每个时代都有其产生、成长和衰老 死亡的发展过程,社会历史将返回到最初的起点。美国社会学家P.A.索罗金认为,社会变迁是遵循一种“历史 循环模式”进行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灵性、感性和理性三个阶段循环出现,社会学不可能再提出任何其他的社 会发展规律。③均衡论。强调社会均衡一致和稳定的属性。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最一般的和 最基本的属性,是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由社会一般的规范和价值维 持和调整,表现了社会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一致性、不矛盾性和稳定性。社会的相互作用体系一旦建立起来,本 身就具有一种使原有状态保持不变的倾向。当某一部分因内部或外部力量造成整个社会失调时,社会系统的其 他部分就会采取矫正措施,使社会恢复到均衡状态。20世纪60年代以来,帕森斯将进化论与均衡论结合起来,形 成进化的结构功能主义。他承认,社会历史是一个进化的过程,表现为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即社会系统从环境中 获取资源并在系统内部分配这些资源的能力增强。社会要保持均衡的进化,最终取决于社会能否发展出一套新 的、普遍化的价值体系,容纳与整合新的结构要素。④冲突论。冲突论的代表、德国社会学家R.达伦多夫和美 国社会学家L.A.科瑟尔等人认为,应该将社会体系看作是一个各个部分被矛盾地联结在一起的整体。最主要的 社会过程不是均衡状态,而是各个社会集权为争夺权力和优越地位所进行的斗争造成的冲突。社会权力的资源 是有限的,没有获得权力的人为了自身利益要求获得权力,已经掌握权力的人要防止别人夺走他们的权力并想 获得更多的权力。任何社会成员都在为权力的分配与再分配进行斗争,一切复杂的社会组织都建立在权力分配 的基础之上。人们对于权力再分配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围绕权力所进行的斗争是持续不断的,由此造成的社会冲 突是社会内部固有的现象。这种利益不可调和的冲突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变迁是必然的、急剧的,后果是 破坏性的,任何宏观的社会变迁理论只有涉及与权力相联系的冲突时,才是有价值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社 会变迁的宏观研究已逐步转向对某一特定阶段、特定社会、具体社区的社会变迁的研究,相继出现了现代化理 论、发展社会学、社区发展理论等。

社会规范 (social norm)

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它是人类 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制定并明确施行的。其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

社会规范可分为成文的和不成文的两类。风俗习惯、 部分道德规范及部分法律规范、宗教规范是不成文的;法令、条例、规章和大部分法律、重要的教规是成文的。 风俗、道德、法律、宗教等是社会规范的各种具体形式。风俗习惯是出现最早、最普遍的一种社会规范。自 发的行为规范被众多人反复不断地长期遵循,便成风俗。故风俗一般都是传统的,长期存在的。它的作用是在没 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实现的,主要通过模仿转化为人们 的习惯行为。

道德规范是比风俗习惯高一层次的社会规范。人们 对那些与社会共同生活关系较为重要的事物与行为,给予是非、善恶、公正或偏私的评价,加以褒贬,由此形 成道德标准。道德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连续性。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有着若干共同的道德标准,这些标准 不因社会形态的变化而中断,一般是可以继承的。在阶级社会中,既有全民族的道德,也有阶级的道德。阶级 的道德规范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阶级的变化而变化。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了的行为规则,道德行为是自觉采取 的;违反道德的行为,要受到社会舆论和良心的谴责。

法律规范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一种具有强制 性的行为规范。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机构保证其实施。法律规范肯定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体 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但是它又是以全民的形式出现的。某些法律规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 愿望,因此法律规范也具有普遍性和继承性。

宗教规范是神化了的社会行为规范。它采取了超自 然、超人间的神秘形式,具有极强的自制性,在一定社 会中起着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作用。各种行为规范互相配合,有机地组成为一个社会规 范体系,调整人们各个方面的社会行为,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使社会活动纳入一定的轨道。社会规范是社会 控制的重要手段。


社会化 (socialization)

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刚 出生的婴儿是同其他动物无多大差别的生物人或自然人。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 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这一教化过程即 社会化。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社会学家们一般把人的一生的 社会化分为早期社会化(儿童、青少年期)、继续社会化(中年、老年期)和再社会化几个阶段与类型。

社会化理论 19世纪90年代欧美社会学著作中已有 社会化的提法,后来引起人类学与心理学界的关注。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用社会化概念形容群体的形成过程。 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在《关于一般行动理论》(1951)与《社会系统》(1951)等书中指出,人性是经验的结果。 他认为,没有必要把人性陶冶得完全符合社会的要求,只须使他们知道社会对特殊的角色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就行 了,使他们成为在社会体系中发挥作用的成员。这种角色学习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人类学家从文化角度 研究社会化,把社会化看成是文化延续与传递的过程,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心理学家提出了划 分人的发展阶段的理论,主要是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研究社会化,认为社会化是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 会人就是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有个性的人。人的社会化对于传递人类文化,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具有 重要的作用。

社会化条件 人能够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是因为 具有特殊的生理条件:①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固定行为叫本能。 本能包括与生俱来的欲望与满足这类欲望的生来就会的行为方式,如鸡孵蛋、鸟筑巢之类。人类则具有超越本 能的高级神经活动,在适应自然中能动地改造自然。②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在成长中有一个生理上不能独 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人接受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化的基础条件。人生下来的初期,生活几乎完全不能自理,要 依赖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的关怀与照顾,这就决定了一个人开始就要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耳濡目染地接受现实 社会规定的生活方式,人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成熟,从乳儿期一直要延长到少年期甚至青年期,特别是人脑的 结构,要到十三四岁才基本成熟,进行较完备的高级脑力劳动,积累大量的知识,为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事业奠 定坚实的基础。③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人与其他动物相比,在学习能力上相差很大。一般动物也有学习与积 累知识的能力,但仅限于模仿,没有抽象思维的能力,没有创造力。人则有抽象思维与创造力,学习与积累知识 是在加速的状态下进行的。通过实践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动机和行为,形成独特的见解,认识事物的本 质,有计划、有目的地从事一定的活动。这种学习能力是接受社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④人有语言的能力。学 习与语言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劳动的产物。它是客观事物在人类头脑中形成的表象、概 念和思想的外部表现。人可以通过口头和文字语言传达信息、沟通思想,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达到社 会化的目的。

社会化内容 为使一个人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必 须进行系统教育的基本内容有:①教导有关生产与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家庭开始,照顾婴儿到教给儿童 吃饭穿衣的生活自理能力,继而教给青少年自谋生活的职业技能。特别是在小农经济时期,家庭是生产单位,又 是进行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工业社会里,生产活动从家庭中分离出来,人的社会化途径主要通过学校进行 有组织、有计划的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教育,以及在就业单位如工厂、企业等不同岗位上,再接受职业技能训 练。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即所谓“知识爆炸”的时代中,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社会成员的 文化程度,已经构成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掌握现代社会生产技能,都是构成当代社会化的 重要内容。②教导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社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与舆论的力 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信念、习惯与传统,用来约束个人的行为,调整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个人、团 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这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另一项重要内容。③树立生活目标,确立人生理想。 人总是为着一定的理想而生活的。社会通过各种途径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从而达到社会整合 的目的。④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符合于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大厦的 各个环节充当适宜于各自身份、地位的角色。如在家庭中,有夫妇亲子关系。丈夫、妻子是夫妇关系中的两个 角色;父、母、子、女是亲子关系中的四个角色。又如,工厂的厂长与工人的角色,商店经理与店员的角色等。 每个角色都有一套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体系。社会化内容之一就是教育各种角色按其应尽的权利与义务,去规 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地为社会作贡献。

社会化方法 主要有:①家庭教育。家庭在社会结构 中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化场所。童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而在童年期家庭担负着主要的社会化责 任。家庭中的亲情关系,言传身教,从语言、情感、角色、技能、经验与规范等各个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 响。儿童从出生时起,就在具有种族、阶级、宗教、地区等特征的家庭中获得了一种地位,所有这些特征都对 儿童以后的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②学校教育。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人们(尤其是儿童和青 年)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

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的影响逐渐上升到首要地 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途径。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学校使儿童学会许多新的知识。学校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激发学生取得社会成就的愿望,为学生提供与更多的同伴以及成年人相处的经验与机会,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 够更加自如地迎接各种挑战。学校还有独特的地位、角色、亚文化、价值标准、传统,甚至仪式或礼节。学校 里的主属关系很明显,校长或主任有权决定学校里的大事,学生要听老师的话,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尊 重权威、遵守秩序的观念。③社会群体内部影响。社会群体可能是同辈群体,也可能是阶级集团或一定的社区、 工作单位。同辈人中的同学、同乡具有许多相同的思想感情与语言习惯,在相互交往中容易彼此交流社会知识 与处世经验等。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处于不同的阶级地位,有着不同的利益与要求,从而形成了迥然有别的价值 标准、规范、心理、思想、习惯与气质。在社区内,人们通过一系列频繁的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 习惯、心理。对许多人来说,工作是生活的主要内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单位中度过的,不同的工作单 位以多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化。④大众传播工具。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报 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录音与录相等迅速地向人们大量提供有关社会事件与社会变革的各种信 息,使人们开阔视野,看到一些自己无法亲身经历的情 景,很快地学到各种知识与规范。

社会整合 (social integration)

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为一个统一、协调整体 的过程及结果。亦称社会一体化。它是与社会解体、社会解组相对应的社会学范畴。社会整合的可能性在于人 们共同的利益以及在广义上对人们发挥控制、制约作用的文化、制度、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规范。

在社会学研究中,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明确提出 社会整合概念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构架之中。他关于社会生存的四大基本功能前提假设,即所 谓AGIL理论,便包括社会整合(I)。在很长时间内,社会整合曾成为结构功能主义表示社会基本功能的特有概念, 与其社会“共意”或“一致性”假设密切结合。帕森斯在《社会体系和行动理论的演进》(1977)一书中,把社 会整合概念规定为如下含义:①社会体系内各部门的和谐关系,使体系达到均衡状态,避免变迁;②体系内已 有成分的维持,以对抗外来的压力。帕森斯还认为,一个社会要达到整合的目的,必须具备这样两个不可或缺 的条件:①有足够的社会成员作为社会行动者受到适当的鼓励并按其角色体系而行动;②使社会行动控制在基 本秩序的维持之内,避免对社会成员作过分的要求,以 免形成离异或冲突的文化模式。

继帕森斯之后,社会学家对社会整合概念的解释及 运用,逐渐分化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沿袭帕森斯的观点,继续将其置于宏观的社会理论体系中,从抽象的 意义上予以解释和运用;一种则朝着经验研究的方向,将这一概念用来研究各种社会群体内或群体之间的实际关 系,特别是用来研究民族及种族群体的关系,研究多民 族国家各民族在文化上的接近、融合等。社会整合有许多具体形式并可分为诸多类型。除以 上已提及的社会体系的整合、民族或种族关系方面的整合外,社会学经常论及的还有文化的整合、制度的整合、 规范的整合、功能的整合等。

微观社会学 (microsociology)

表征社会学研究角度的一个范畴。又称小型社会学。 与宏观社会学或巨型社会学相对而言,主要研究社会互动、社会角色、人的社会化、基本群体等社会现象,侧 重于研究互动和人际关系。这类研究通常称为社会的微观分析或微观角度分析,有些社会学家把微观分析比喻 为“细胞分析”。

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关系问题是西方社会学理论 中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分歧集中在对社会的研究应以微观分析为主还是以宏观分析为主。一些学者强调应把 微观分析放在首位,他们认为宏观的结构分析是微观的互动关系的固定化与模式化。一些学者则认为,宏观的社 会结构是微观的人际互动关系的现实制约因素。另一些学者试图调和二者的冲突,找出一种连接微观分析和宏 观分析的链条。现代结构理论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宏观结构主义从规模、分化、异质性、不平等方面研究了 社会结构的特征及其对社会结构整合的作用;微观结构主义从人际互动的观点出发,努力寻找宏观结构的微观 动力,如美国社会学家R.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见西方社会学史)。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坚持宏观 分析和微观分析的统一和结合,它本身就是宏观社会学 和微观社会学的统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256

主题

0

好友

3000

积分

荣誉版主

????

Rank: 8Rank: 8

升级  0%

UID
32
性别
帖子
2610
注册时间
2007-3-28

建设 创作

2#
发表于 2008-10-29 10:16:18 |只看该作者
社会学基本概念(完整word下载版本)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16.32%

UID
29086
性别
保密
帖子
29
注册时间
2008-10-8
3#
发表于 2008-10-29 11:07:18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新手实习

Rank: 1

升级  50%

UID
30781
性别
保密
帖子
5
注册时间
2008-10-30
4#
发表于 2008-10-30 13:07:15 |只看该作者

跨专业的好考吗

我是同等学力跨专业请问好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升级  9.67%

UID
6843
性别
帖子
202
注册时间
2007-10-19
5#
发表于 2008-10-31 14:08:4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2.63%

UID
22613
性别
保密
帖子
11
注册时间
2008-7-20
6#
发表于 2008-11-8 00:12:2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9

积分

新手实习

Rank: 1

升级  90%

UID
29549
性别
保密
帖子
9
注册时间
2008-10-13
7#
发表于 2008-11-10 10:02:12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37.37%

UID
22979
性别
帖子
78
注册时间
2008-7-26
8#
发表于 2008-11-11 17:10:12 |只看该作者
拭目以待
宁静,思远,志在千里,蓄势于力,而迸发于志 优雅,闲适,不动声色,锤炼磨砺,亮剑以惊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24.74%

UID
22677
性别
保密
帖子
23
注册时间
2008-7-21
9#
发表于 2008-11-19 13:26:10 |只看该作者

好啊

很好啊 古古怪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0%

UID
3003
性别
保密
帖子
9
注册时间
2007-7-28
10#
发表于 2008-11-20 12:16:44 |只看该作者
nice dongx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 ( 豫ICP备07041838号 ) |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Powered by 育博书店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