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4005
- 在线时间
- 2430 小时
- 精华
- 1
- UID
- 248212
- 性别
- 男
- 考研年份
- 2014年
- 报考院系
- 郑大法学院
- 帖子
- 1220
- 威望
- 4005
- 金钱
- 4412
- 注册时间
- 2012-11-25
- UID
- 248212
- 性别
- 男
- 考研年份
- 2014年
- 报考院系
- 郑大法学院
- 帖子
- 1220
- 注册时间
- 2012-11-25
|
在《意见》下发之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小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教育部此前也下发过类似文件,要求部属高校这样做,但目前为止尚未有动静。
张小元所说的“类似文件”,是指2013年7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该文件明确要求改变单独评定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做法,强化与招生培养紧密衔接的岗位意识,防止形成导师终身制。然而实施一年以来,国内高校响应者寥寥,事实上,即使是之前出台相关文件的省份和高校,大多也已经没有了下文。
“导师的身份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刘志业说。那么,问题何在呢?
细则问题
李明是四川省某高校的一位硕士生导师,《意见》刚刚出台,他便已经通过媒体了解到了其中内容。对于省教育厅的此次改革,李明深以为然,但并不看好。
“我同意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监督,以及建立一套‘能上能下’的制度,这是件好事,但想只凭一纸文件就改变现状,太难了。”李明说,我们需要看的是具体细则。
李明的这番话其实代表了很多人的担忧。张小元便坦言,类似的退出机制其实是一个“年审制度”,如果教师几年内不达到相应条件,就不具备导师资格,但导师带学生的周期一般为3年,且每个老师的年审时间可能不同,但学校招生周期是既定的。“举例来说,一个老师的年审周期若为5年,则意味着下一届学生刚到研二,如果此时该老师被取消资格,这些学生怎么办?这是这一制度很难在高校实施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导师身份的变化并不仅仅关乎学生的培养,更牵扯到教师具体的福利待遇,乃至教师在高校内部的地位问题。“究其根本,目前的导师资格被赋予了太多本不该拥有的责任和待遇,这就导致导师资格‘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全方面的制度保证,很难有所改变。”李明说。
应该说,某项政策相关细则的缺失,并不是高教界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时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办)校长王树国就曾坦言,目前国内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便是缺乏细节,缺乏深度。“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不是‘补补丁’,而是思考如何建立一套灵活机制,把生产力充分调动起来,创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标准问题
在研究生导师身份的问题上,胡弼成多次表示,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做法,取长补短。那么,国外高校是怎么做的呢?
据介绍,国外高校并没有针对导师的专门聘用机制,而是与教授、副教授的资格相互绑定。如果一名教师具备了副教授以上资质,就自动具备带研究生资格。然而与此同时,校方也对老师有严格的考评体系,若该教授不达标,也可能不被聘用,自然也不能带学生了。
“不管在什么高校,对导师相应的评价和审查都是应该的。但问题是,我们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胡弼成说。
对此,有评论也曾发表过类似观点:“进入大学的教师都会是研究生导师,不存在是否终身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不适合当导师,他压根儿就不该被录取为教师。因此,问题不是出在是否终身制上,而是大学的聘用评价机制有问题。导师终身制问题的提出,凸显我国科研教学管理水平的落后。”
胡弼成坦言,建国之初,国内高校普遍学习的是苏联的教学模式,强调“专家培养专家”,更多看重的是教师的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教师即使在教学方面的评价标准,也更多地关注教师教给了学生什么知识。“然而,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仅仅教给学生硬性的知识是肯定不够的,我们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能力等一系列能力,与此相对应,我们对导师的评价标准也应有所改变。”
不久前,清华大学讲师方艳华因未满合同中“非升即走”条款而险些被辞退事件曾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对此,李明表示,从本质上看,此事件与导师评价标准问题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如何找到一个真正适合国情,也符合教育规律的评价标准。
“‘非升即走’没有错,淘汰不合格导师更是大势所趋,但如果标准不对,我们很难保证不会有‘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毕竟在现行评价体制下,全身心投入教学的老师们其实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而他们才是我们教育力量的根本。”李明说。
流动问题
采访中,刘志业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以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为例,”他说,“山大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学术大家,如童第周、沈从文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家的名字也会出现在其他高校的校史中,这固然有其自身学术地位的因素使然,但也说明了至少在上世纪,国内高校间教师的流动其实相当频繁,可现在呢?”
刘志业表示,目前国内高校间教师流动的不通畅,其实也是影响导师身份转变的重要因素。“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位教师一生都只能在一所大学,那么他就可以凭借导师身份获得很多便利;反之,如果教师之间可以实现很舒畅的流动,教师既可以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所在,也能在教师正常的流动中,去除一些导师身份所不该有的‘附加值’,从而有利于导师身份的真正回归。”
事实上,高校间教师流动不畅的问题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采访中,有学者便表示,这中间涉及高校人事制度问题、高校间沟通协调问题,乃至于社会宽容度和公众观念转变等问题。“这是一件更为复杂的事情。”
对此,刘志业表示,研究生导师由身份管理变为岗位管理的过程,注定会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为这中间所涉及的太多利益问题,再加之政策缺失。但至少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对此,我们既需要有信心,也需要有耐心。
“想想上世纪初,蔡元培校长提出的不少新锐主张并没有实现,但百年后的今天,他的那些主张却在变为现实,这就是时代发展的力量。对于现阶段的教育改革,我们也要抱有这样的信心。”刘志业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