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2880
- 在线时间
- 32353 小时
- 精华
- 262
- UID
- 1
- 性别
- 女
- 考研年份
- 2014年
- 报考院系
- 公共管理学院
- 帖子
- 19286
- 威望
- 12880
- 金钱
- 61254
- 注册时间
- 2007-3-21
- UID
- 1
- 性别
- 女
- 考研年份
- 2014年
- 报考院系
- 公共管理学院
- 帖子
- 19286
- 注册时间
- 2007-3-21
|
受我院的邀请,6月1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在文学院报告厅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彩讲座。我院党委书记焦世君、副院长郑素侠、汪振军教授及我院100余位师生聆听了郑教授的精彩报告。报告会由我院副院长张淑华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前,我院党委书记焦世君为郑保卫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聘任郑保卫任我院兼职教授。
郑教授以自己与郑州大学新传院的情缘开篇,在讲座的一开始就拉近了自己与同学们的距离。他谈道:“新传院南振中院长在新华社时是我的老领导,曾一起共事16年。”
郑教授还介绍了自己所讲的主题与河南记者穆青的联系。郑教授感慨道:“穆青对历史、对人民有很高的党性,他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的开创者。”新传院创建了穆青研究中心,以穆青最爱说的一句话“勿忘人民”作为院训。这是对穆青先生最好的纪念和对穆青精神最好的传承。
围绕主题,郑教授从四个方面解析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第一方面是重视新闻实践,郑教授以央视记者张泉灵为例,阐述了实践的重要性。2008年,张泉灵为了采访奥运圣火点燃,跟着奥运火炬手爬上了海拔高达6000多米的珠峰之巅,这对于一个女记者而言是巨大的挑战。刚下珠峰,得知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她又马不停蹄,赶往灾区第一线进行深入报道。郑教授评价道:“从张泉灵身上能看出,一个好新闻的诞生,需要记者正确的价值观、马列观,也需要记者的实践、拼搏精神。”
第二方面是新闻自信,郑教授谈到:“现在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不但不接受,甚至有些排斥,认为都是一些教条。只有西方新闻才是正确的。”提及此,郑教授引用了导师甘惜分教授的话“立足中国土,请教马克思”。他认为,对于新闻记者而言,马克思主义不但是正确的世界观,并且是正确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第三方面是新闻党性,郑保卫教授据此提出了十四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时他谈到,党性是政党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新闻事业的党性是指政党所引领的新闻事业在新闻活动中对政党意志的贯彻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了“党性与人民性从来就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与人民性、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性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根本上是协调统一的。
针对新闻自由与责任的关系问题,他认为,“由于在思想立场、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新闻理念,特别是新闻价值观上与我国存在差异,西方国家一些媒体常常会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
郑教授进一步解释,不同国家的政体规范着各国的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是个政治性、历史性范畴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新闻自由有着不同的内涵。从历史角度出发,对比了过去饱经苦难与现在繁荣复兴的中国,剖析了中国的发展道路,郑教授用自己严密的逻辑论证了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无疑的。我们国家有足够的新闻自由和极高的社会责任感。
报告结束后,郑教授和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他详细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传统媒体如何借助媒介融合发展下去”“新闻学专业学生在面对考研和就业应何去何从”等问题。
郑保卫现任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在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理论、新闻伦理、新闻法制、新闻教育、传媒改革、民族新闻传播、气候传播等研究领域广有建树。(学生会新闻中心:缪旭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