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查看: 9694|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学基本范畴

[复制链接]

256

主题

0

好友

3000

积分

荣誉版主

????

Rank: 8Rank: 8

升级  0%

UID
32
性别
帖子
2610
注册时间
2007-3-28

建设 创作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9 10:22: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权威推荐:郑州大学2023年考研内部权威资料【点击查看】
总部地址:郑州大学主校区育博书店
考研咨询热线:13633846090(同微信,请优先微信联系)
---------------------------------------------------------------------------------------
社会学基本范畴(提供完整word下载版本)



冲突(conflict)

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冲突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直接 的反对关系。 冲突的特征 主要有:①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②冲突双方必须有直接的交锋;③冲突各方所追求的目标既可能相同又可能不同,这与竞争必须是对共同目标争夺的情况不一样;④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激烈得多,它往往突破了规则、规章甚至法律的限制,带有明显的破坏性。冲突的类型 包括:①从规模上划分,有个人之间和集团之间的冲突;②从性质上划分,有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思想冲突、文化冲突、宗教冲突、种族冲突、民族冲突,以及阶级冲突和国际冲突等;③从方式和程度上划分,有辩论、口角、拳头、决斗、仇杀 、械斗、战争等。社会学领域最早将冲突作为一种互动类型来研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他将冲突划分为4种类型:①战争,即群体之间的冲突;②派别斗争,即群体内部的冲突;③诉讼,即通过法律途径处理的冲突;④非人格的冲突,即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冲突的产生及功能 具体冲突的原因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但归根结柢是由社会不平等造成的,其中主要是财产、权力和声望分配的不平等。冲突的破坏作用显而易见,但 也有刺激社会进步的作用。对冲突的社会功能,社会学界存在不同意见。结构功能 主义对冲突采取否定态度,而冲突理论则强调冲突的正功能,认为一个社会中存在错综复杂的冲突,可以防止社会分裂和社会僵化。 

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

人际关系亲密的社会群体。亦称首属群体、直接群体或基本群体。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初级群体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群体类型,如远古时期的原始人群、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家庭、部落等。就一个人的发育成长过程来看,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伙均为幼儿最早加入并在其中活动最多的群体形式,故称为首属群体或直接群体。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C.H.库利提出。他解释了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 :初级群体是指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与合作特征的群体。这些群体之所以是初级的,具有几个方面的意义,但主要是指在形成个体的社会性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所起的初始作用。库利这里所说的初级群体概念主要是指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伙,并强调这些群体在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把它看作是“人性的养育所”。后来 的社会学家将这一概念扩大到人际关系亲密的一切群体。初级群体的特征 主要是:①面对面的互动。这是初级群体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离开直接的交往与合作,就不可能形成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就无初级群体可言。②有限定的群体规模。初级群体通常是小型群体。人员相对少是彼此能够有足够机会接触和交往的重要保证。③不能完全替代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这是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即社会组织的明显区别之一。个人在初级群体里扮演多种角色,参加各种活动,表现其全部个性。这样人与人之间便形成一种不可替代的特殊关系,如有意外的缺员或置换便会引起群体的震荡和不安。④靠习俗伦理维持的群体控制。初级群体不存在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而依赖于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非强制性的因素。初级群体如果企图诉诸于法律的强制手段,便标志该初级群体的衰落或发生由初级关系向次级 关系的转变。 初级群体的类型 按照群体成员联系的纽带,初级群体划分为血缘型、地缘型、友谊型和业缘型等:①血缘型初级群体是指建立在婚姻、亲子关系基础上的群体,如家庭。②地缘型初级群体是指建立在紧密相连的地域空间基础上的群体,如邻里。③友谊型初级群体是指建立在友好、信任基础上的群体,如儿童的游戏群伙、成年人的朋友群体。④业缘型的初级群体是指建立在工作联系基础上的志同道合者,如工作小组。初级群体的社会功能 不同类型的初级群体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归纳起来有:①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功能。家庭的特殊社会功能之一是担负人口的生产。此外,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家庭一直是生产单位。一部分业缘型的工作小组如班组车间也担负着物质生产的作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农村邻里曾发挥过生产职能。②社会化的功能。所有类型的初级群体对于人的社会化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如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伙对幼儿的早期社会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朋友群体和工作小组对于成年人的继续社会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③提供个人生活和闲暇活动的场所。普通的成年人除了在相应的组织或生产单位工作之外,其余的时间大多是在家庭、亲朋等初级群体里度过的,社会性的文化娱乐设施愈是不发达,个人在上述初级群体里活动的时间也就愈多。④社会稳定和社会整合的作用。不同类型的初级群体具有满足个人和社会不同需要的各种功能。就个人来说,他的某些需要是社会组织所无法提供的,如个人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心理方面的沟通,生活上的特殊照顾或帮助等。而这些需要往往是一个人在特殊情况下所不可缺少的,满足这些需要,具有稳定社会秩序、增进社会整合的作用。

合作(co-operation)

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合作的基本条件成功的合作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有:①一致的目标。任何合作都要有共同的目标,至少是短期的共同目标。②统一的认识和规范。合作者应对共同目标、实现途径和具体步骤等,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在联合行动中合作者必须遵守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和群体规范。③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创造相互理解、彼此信赖、互相支持的良好气氛是有效合作的重要条件。④具有合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物质基础。必要的物质条件(包括设备、通讯和交通器材工具等)是合作能顺利进行的前提,空间上的最佳配 合距离,时间上的准时、有序,都是物质条件的组成部分。合作的类型 按合作的性质,可分为同质合作与非同质合作。同质合作,即合作者无差别地从事同一活动,如无分工地从事某种劳动。非同质合作,即为达到同一目标,合作者有所分工,如按工艺流程分别完成不同的工序的生产。按照有无契约合同的标准,合作分为非正式合作与正式合作。非正式合作发生在初级群体或社区之中,是人类最古老、最自然和最普遍的合作形式。这种合作无契约上规定的任务,也很少受规范、传 统与行政命令的限制。正式合作是指具有契约性质的合作,这种合作形式明文规定了合作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并受到有关机关的保护。按合作的参加者分,有个人间的和群体间的合作等等。就合作本质而言,双方具有平等的法人地位,在 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实行不同程度的联合。

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

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社会不平等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是以“等级”的形式存在的。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领主、陪臣、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等级内部还有各种独特的等级。到了19世纪,人们广泛使用“阶级” 和“阶层”概念来描述社会中人们的地位等级,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K.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与阶级斗争作出了独特的分析,在理论上有着重大的贡献。社会学家M.韦伯研究了马克思的阶级分层观点,提出一套不同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当代社会学者对社会分层进行了新的研究。 

社会化(socialization)

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刚出生的婴儿是同其他动物无多大差别的生物人或自然人。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这一教化过程即社会化。社会在不断变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伴随着人的一生。社会学家们一般把人的一生的社会化分为早期社会化(儿童、青少年期)、继续 社会化(中年、老年期)和再社会化几个阶段与类型。 社会化理论 19世纪90年代欧美社会学著作中已有社会化的提法,后来引起人类学与心理学界的关注。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用社会化概念形容群体的形成过程。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在《关于一般行动理论》(1951)与《社会系统》(1951)等书中指出,人性是经验的结果。他认为,没有必要把人性陶冶得完全符合社会的要求,只须使他们知道社会对特殊的角色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就行了,使他们成为在社会体系中发挥作用的成员。这种角色学习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人类学家从文化角度研究社会化,把社会化看成是文化延续与传递的过程,认为社会化的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心理学家提出了划分人的发展阶段的理论,主要是从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有个性的人。人的社会化对于传递人类文化,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具有 重要的作用。社会化条件 人能够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是因为具有特殊的生理条件:1、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固定行为叫本能 。本能包括与生俱来的欲望与满足这类欲望的生来就会的行为方式,如鸡孵蛋、鸟筑巢之类。人类则具有超越本能的高级神经活动,在适应自然中能动地改造自然。2、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在成长中有一个生理上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人接受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化的基础条件。人生下来的初期,生活几乎完全不能自理,要依赖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的关怀与照顾,这就决定了一个人开始就要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耳濡目染地接受现实社会规定的生活方式,人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成熟,从乳儿期一直要延长到少年期甚至青年期,特别是人脑的结构,要到十三四岁才基本成熟,进行较完备的高级脑力劳动,积累大量的知识,为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3、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人与其他动物相比,在学习能力上相差很大。一般动物也有学习与积累知识的能力,但仅限于模仿,没有抽象思维,没有创造力。人则具有抽象思维与创造力,学习与积累知识是在加速的状态下进行的。通过实践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动机和行为,形成独特的见解,认识事物的本质,有计划、有目的地从事一定的 活动。这种学习能力是接受社会学的重要条件之一。4、人有语言的能力。学习与语言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劳动的产物。它是客观事物在人类头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想的外部表现。人可以通过口头和文字语言传达信息、沟通思想,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达到社会化的目的。社会化内容 为使一个人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进行系统教育的基本内容有: 1、教导有关生产与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家庭开始,照顾婴儿到教给儿童吃饭穿衣的生活自理能力,继而教给青少年自谋生活的职业技能。特别是在小农经济时期,家庭是生产单位,又是进行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工业社会里,生产活动从家庭中分离出来,人的社会化途径主要通过学校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科学文化的基本知识教育,以及在就业单位如工厂、企业等不同岗位上,再接受职业技能训练。特别是有现代社会即所谓“知识爆炸”的时代中,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社会成员的文化程度,已经构成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掌握现代社会生产技能, 都是构成当代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2、教导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社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与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信念、习惯与传统,用来约束个人的行为,调整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个人、团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这是实现人的 社会化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3、树立生活目标,确立人生理想。人总是为着一定的理想而生活的。社会通过各种途径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从而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 4、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符合于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大厦的各个五一节充当适宜于各自身份、地位的角色。如在家庭中,有夫妇亲子关系。丈夫、妻子是夫妇关系中的两个角色;父、母、子、女是亲子关系中的四个角色。又如,工厂的厂长与工人的角色,商店经理与店员的角色等。每个角色都有一套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体系。社会化内容之一就是教育各种角色按其应尽的权利与义务,去 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地为社会作贡献。社会化方法 1、家庭教育。家庭在社会结构中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化场所。童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而在童年期家庭担负着主要的社会化责任。家庭中的亲情关系,言传身教,从语言、情感、角色、技能、经验与规范等各个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从出生时起,就在具有各族、阶级、宗教、地区等特征的家庭中获得了一种地位,所有 这些特征都对儿童以后的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2、学校教育。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人们(尤其是儿童和青年)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的影响逐渐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途径。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学校使儿童学会许多新的知识。学校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取得社会成就的愿望,为学生提供与更多的同伴以及成年人相处的经验与机会,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更加自如地迎接各种挑战。学校还有独特的地位、角色、亚文化、价值标准、传统,甚至仪式或礼节。学校里的主属关系很明显,校长或主任有权决定学校里的大事,学生要听教师的话,这些都 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尊重权威、遵守秩序的观念。3、社会群体内部影响。社会群体可能是同辈群体,也可能是阶级集团或一定的社区、工作单位。同辈人中的同学、同乡具有许多相同的思想感情与语言习惯,要相互交往中容易彼此交流社会知识与处世经验等。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处于不同的阶级地位,有着不同的利益与要求,从而形成了迥然有别的价值标准、规范、心理、思想、习惯与气质。在社区内,人们通过一系列频繁的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习惯、心理。对许多人来说,工作是生活的主要内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单位中度过的,不同 的工作单位以多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化。4、大众传播工具。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网络等迅速地向人们大量提供有关社会事件与社会变革的各种住处使人们开阔视野,看到一些自己无法亲身经历的情景,很快地学到各种知识与规范。

社会角色(social role)

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它是对于处在特定 地位上人们和为的期待,也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理论来源 “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这一。

角色类型: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这是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上区分的。前者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种族、性别、年龄等。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职业、阶级等属于先赋角色,后者亦称成就角色,指主要靠个人活动与努力获得的角色。自工业化社会以来,许多原来属于先赋的角色变成了自致角色。 2、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这是从人们承担角色时的心理状态上区分的。前者是指角色承担者明确意识到个人所作的角色表演,因而尽力用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如讲演者等。后者指角色承担者并未意识到角色表演,而只是照习惯方式去做。3、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这是从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上区分的。前者指对权利、义务有较明确的规定,不得随心所欲地自由发挥,如军人、警察、法官、公务员等。后者指对行为规范没有明确、严格限制,承担者有较多自由和发挥余地,如父母、夫妻、 朋友等。4、功利型角色与表现型角色。前者指以追求经济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如商人、企业家、经营者等。此种角色在社会上主要发挥实现效率目标的功能,后者指不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而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角色,如学者、教授、宗教信徒、公务员等。此种角色在社会上主要发挥表现社会 公平的功能。 角色扮演指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承担和再现角色的过程与活动。主要内 容包括: 1、角色的确定。在社会舞台上,人不能随心所欲的扮演角色,角色的承担首先要有一个确定的过程,或者说需要经过“认同”,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等与其承担的角色相一致。角色确定是在长期社会互动中完成的。角色确定也常有失误的情况,如不能胜任角色、未承担合适的角色、选择了不适当角色等。角色的确定是否有效,最终是 由社会决定的,但它也与个人的活动和努力密不可分。 2、角色距离。这是指个人与他所承担的角色之间存在着差距的善。所谓表现出“角色距离”者,包括那些行为、品质达不到角色规范的人,如军纪不严的士兵、名实不符的教授,也包括那些素质远在角色规范之上的人,如大材小用者或与儿童玩耍的成年人,当一个人不承担某种角色时,其行为便不构成角色距离。角色距离表明:自我与理想的 角色模式是分离的,它妨碍一个人进入角色。3、角色的再现。社会角色的表现需要一系列手段。与舞台上的表演需要装饰一样,社会表演也需要布景和道具,所不同的是社会舞台上需要的是真景实物。一方面,它们起着象征作用,既作为角色表演的标志,也是角色活动的场所;另一方面它们也具有实用性。与社会表演者联系更密切的是仪表和言谈举止。前者是角色的外部再现,后者是角色内在品质的反映。角色表演有台前、台后之分。台前表演指人们正在扮演某种角色,台后表演指正式表演前的准备活动。将这两种表演区分开来具有实际意义。如宾馆、饭店等服务人员就必须避免混淆两种表演。要使角色有出色的表演,还须要实现角色之间 的配合,否则某一个角色的失误就可能导致整个演出的失败。4、扮演过程。角色表演需要经过3个环节:一是对角色的期望。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首先遇到的是社会或他人的期望。二是对角色的领悟,即角色承担者对角色的实践,这是期望与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角色集 指一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角色集包括两种情况:1、多种角色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如一个人同时承担着母亲、医生、主任、工会会员、 兼职教授等多种角色。它主要强调一个人的内部关系。2、不同角色的承担者由于特定的角色关系而联结在一起。如在医院里,医生、护士、 病人、病人家属等聚合在一起形成角色集。 角色失调指在角色扮演中发生了矛盾,遇到了障碍甚至遭到失败。常见的角色失调有 :1、角色冲突。即在角色之间或内部发生矛盾、对立、妨碍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角色冲突有两类,一是在不同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如夫妻冲突、婆媳冲突等。它常是由角色利益上的对立、角色期望的差别以及偏离角色规范等原因引起的。一是在角色承担者自身内民生的冲突。这又有几种不同情况:首先,当一个人所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同时对他提出要求,使他难以胜任并在时间与精力上出现紧张感,亦称“角色紧张”。其次,当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间出现了行为规范互不相容的情况时,也会发生角色冲突。防止角色冲突只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针对角色紧张就应减少过多兼职,解除过重负担。针对角色规范冲突就应使人的角色单一化,即在一种场合只扮演一种角色。2、角色不清。即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于该角色的行为规范认识不清楚。在社会与文化急剧变迁时期,很多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都超出了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范围。在变迁中,当一促新角色初次出现,社会还没来得及对其权利义务作出规定,这也会造成角 色不清。3、角色中断。指处在某一角色地位的人,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不能将该角色扮演到底而出现的中途间断的现象。它的发生可能是由于人们在承担角色的前一阶段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履行的角色义务作好充分准备,如在业职工突然失业;或者是因为角色的前一阶段的一套行为规范与的一阶段所要求的行为规范直接冲突,如进入另一文化群体 的移民,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不能继续充当原来的角色。4、角色失败。亦称角色崩溃。这是一种最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是指角色承担者被证明已不可能继续承担或履行该角色的权利和义务,不得不中途退出舞台,放弃原来角色 的一种现象。

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

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泛指对一切社会行为的控制;狭义的社会控制,特指对偏离行为或越轨 行为的控制。早期的社会控制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 E.A.罗斯在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首次从社会学意义上使用社会控制一词。在他看来,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人的动物本性的控制,限制人们发生不利于社会的行为。他认为,在人的天性中存在一种“自然秩 序”,包括同情心、互助性和正义感3个组成部分。人性的这些“自然秩序”成分,使人 类社会能处于自然秩序的状态,人人互相同情、互相帮助、互相约束,自行调节个人的行为,避免出现因人与人的争夺、战争引起的社会混乱。但是,罗斯为美国社会设想的这种“自然状态”被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大规模移民所否定。在现代的美国社会,初级群体和社区迅速解体,人们不得不生活在完全陌生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交往的“匿名度”大为提高,人性中的“自然秩序”难以再对人的行为起约束作用,离轨、犯罪等社会问题大量出现。所以,罗斯认为必须用社会控制这种新的机制来维持社会秩序,即社会对个人或集团的行为进行约束。他还认为,舆论、法律、信仰、社会暗示、宗教、个人理想、礼仪、艺术乃至社会评价等等,都是社会控制的手段,是达到社会和 谐与稳定的必要措施。60年代以前,罗斯的社会控制理论曾在美国风行一时。此后,社会控制的理论不断得到修正和充实。有的学者认为,把社会控制仅仅归结为控制人的动物本性,带有根本性 的偏差,它否定了人的社会性,无法解释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 主要有:①从社会控制的本质来看,它具有明显的集中性和超个人性。社会控制的集中性,是指社会控制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特定社会组织的利益和意志,不管它具有什么具体内容和采取什么具体手段,都服务于社会组织的总体利益和最高意志。超个人性,是指社会控制总是以某种社会名义,代表某个社会组织施行控制。正是这种凌驾于个人之上的超个人性,使它更有力地控制个人。②从社会控制的作用来看,它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和互动性。依赖性指社会控制只有依赖于社会实体才能起作用 。这些实体包括社会组织、社会个人和传递社会规范内容的信息媒介。互动性是指社会控制通过社会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而起作用。③从社会控制发挥作用的过程来看,它具有多向性和交叉性。多向性指控制主体多方面地将各种信息发射出去,而作为中间环节的多种信息传递媒介,又把各种社会精神因素和众多的社会个体相互联系起来,从而使 社会控制成为一个多向交叉和多层联结的复杂过程。社会控制的类型 社会学家按照不同的标准,把它区分为不同的类型:①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这是根据社会控制有无明文规定来划分的。政权、法律、纪律、各种社会制度、社会中有组织的宗教,均有明文规定,它们属于正式控制的范畴;而风俗、习惯 等则是非正式控制。②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这是按使用奖励手段还是惩罚手段来划分的。前者如奖状、奖金、奖章、记功、晋升等;后者如记过、开除、降级、判刑等。无论正式控制或是非正式控制,既可以采取积极控制的手段,也可以采取消极控制的手段。③硬控制和软控制。这是按使用强制手段和非强制手段来划分的。政权、法律、纪律,都依赖控制力,属于硬控制范畴;软控制则依赖社会舆论、社会心理进行控制。社 会风俗、道德、信仰和信念的控制属于软控制范畴。④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这是按控制是否依靠外部力量来划分的。内在控制即自我控制,指社会成员自觉地把社会规范内化,用以约束和检点自己的行为。外在控制是社会依靠外在力量控制其成员就范。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的界限是相对的,两者相互渗透和转化。

社会人格(social personality)

同一种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最早明确提出社会人格概念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E.弗罗姆。他把社会人格的概念定义为,“一个集团的大多数成员性格结构的核心,是这个集团共同的基本经验和生活方式发展的结果”。国外社会学 和社会心理学基本上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社会人格这个概念的。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文化、阶级和阶层的人们构成了不同的群体,都具有他们独特的心理和人格。如青年人有青年人的社会人格,军人有军人的社会人格,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各自具有独特的社会人格特征。社会人格就是依附于群体生活,在群体生活过程中形成并在多数群体成员身上得到体现的人格特点。社会人格一方面建筑在个人的人格基础上,同时又是多数人共同具有的人格特点。它作为一种共性的特质隐藏在个人的人格深蕴处,成为对个人人格起作用的深层力量。正是由于这种在多数成员中起作用的深层力量,才把分散的个人人格聚集为一体,形成一种特有的、具有共同特质的社会人格。 

利他主义(altruism)

法语"利他主义"("altruisme")一词,由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830-1840 2年间首先用来表示对他人福利的献身精神,尤其是作为一种行为的准则。它和善行、无私等概念有密切联系。长期以来,它吸引着道德哲学家们的关心(参见内格尔(Nagel),1970年;米洛(Milo),1973年;罗伯茨(Roberts),1973年;科勒德(Collard),1978年;马戈利斯(Margolis),1982年)。雷施尔(Rescher, 1975年,第11页)把它分类为无私的"形态"(modalities)之一。利他行为有助于保证人种和基因的生存,因此,包括社会生物学在内的许多领域的众多社会科学家对它深感兴趣(贝克尔(Becker ),1976年;科勒德,1978年,第5章)。而某些经济学家已参与这项研究,更多的人当然就专心于利他主义对经济成果的意义,特别是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意义。

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社会学在研究整个人类社会变迁的同时,着重于某一特定的社会整体结构的变化、特定社会结构要素 或社会局部变化的研究。社会变迁的内容 社会学着重说明下列社会现象的变迁:①自然环境引起的社会变迁。社会变迁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自然环境依其自身规律演变,影响社会的变迁,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社会的变迁。②人口的变迁。人口变迁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及人口流动和分布的变化。一定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人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口的变化给整个社会的变化以极大的影响。③经济变迁。它包括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量的增长和生产质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之一,给整个社会变迁以决定性的影响。④社会结构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功能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各种经济、政治、组织、制度等结构要素的分化和组合;二是社会成员地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社会成员由于其经济地位、职业、教育水平、权力、社会声望等的不同和变化,所造成的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的变化。⑤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思想体系表现出来。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程度不同地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往往成为整个社会变迁的先声。⑥科学技术的变迁。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结构体系中独立存在的知识系统,对于现代社会的变迁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变化和研究规模、组织形式的变化,一方面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促使现代社会变迁日益加速。⑦文化的变迁。这是分析社会变迁内容的一种综合角度,主要是指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包括因文化的积累、传递、传播、融合与冲突而 引起的新文化的增长和旧文化的改变。社会变迁的类型 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按社会变迁的规模,可划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整体的社会变迁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变化,是各个社会要素变化合力的结果。局部变迁是各个社会体系要素自身及它们之间部分关系的变化,不一定与社会整体变迁的方向和速度一致。②按社会变迁的方向,可划分为进步的社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进步的社会变迁是指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带来社会物质和各种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变迁。反之,则是倒退的社会变迁。在社会变迁的实际过程中,二者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尽管人们对“进步”有着种种不同的理解和评判标准,但促进社会进步一直是人们研究社会变迁的主要目的。③按社会变迁的性质,可划分为进化的社会变迁和革命的社会变迁。进化的社会变迁主要表现在量的方面。它是一种渐进的部分质变的社会变化过程,是社会有秩序的、缓慢的和持续的变迁。革命的社会变迁即社会革命,是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在社会革命时期,全部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解体、改造和重组,社会由一种形态迅速过渡到另一种形态。④按

人们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的程度,可划分为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自发的社会变迁指人类在很多方面对于社会变化的方向、目标和后果没有理性的认识,只是盲目地参与和顺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指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目标和后果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社会变迁都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社会现代化(social modernization)

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一般指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狭义的社会现代化指的是工业化和民主化。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一般认为开始于17~18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19世纪扩展到欧洲大部分地区和北美地区,至20世纪60年代成为一股 世界性的潮流。

基本特征 主要有:①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技术革命的结果,科学技术也促进社会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变革和人的全面发展,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②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经济增长的首要标志是以农业为主转变到以工业为主,即工业化。它是现代化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同传统社会的主要区别。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在已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中,现代经济发展结构的趋势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渐超过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③政治民主化和普遍参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在最广泛的社会基础上,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管理,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④社会结构日趋分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工业的发展,使得各种社会活动日益复杂,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专门化的功能互补的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经济、政治、文化、情感的需要。社会的每一个结构要素,承担着越来越专门化的功能。⑤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在现代化过程中,与经济、政治等变革相适应,整个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由落后的、愚昧的、腐朽的生活方式转变到文明的、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由安于现状、惧怕变革、墨守陈规的价值观念,转变到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精神状态。⑥城市化。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长。城市化是人类居住方式的变化,也是社会经济、社会关系、生活方式迈向现代化的综合反映。一般来讲,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同整个国 家的现代化水平是成正比的。

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

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由一组相关的社会规范构成的,也是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的定型化。社会制度分为3个层次:①总体社会制度,或曰社会形态,如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②一个社会中不同领域里的制度,如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③具 体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如考勤制度、审批制度等。

社会制度的构成 主要包括:①观念,是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某种制度产生及施行的合理性根据;②规范,包括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规范,是制度的基本内容;③组织,是保证社会制度实施的实体;④设备,包括物质设备和象征设备在内。社会制度的特征 主要特征有:①普遍性。家庭、经济、政治、教育、宗教等人类社会的主要制度,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民族、国家和社会中。它对所辖范围内的人们均无例外地发生制约作用。社会制度的普遍性,是由人类基本需求的相同性决定的。②相对稳定性。尽管制度随社会发展以及时空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但它又是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一经确立就会在相当长时期内制约人们的行为,即使存在的基础丧失之后,还会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作用。③复合性。任何一种制度都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与其他不同层次的制度相配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如家庭制度就包括婚姻、生育、亲子、继承等具体制度。社会制度的类型 主要按以下几个方面分类:①按形成的过程可分为,自然产生的制度和从一定历史需要出发而有计划地制定的制度;②按重要性可分为,基础性制度和辅助性制度;③按适用的范围可分为,对社会整体起作用的一般制度和只在某个领域起作用的特殊制度;④按发挥功能的方式可分为,统制性制度和操作性制度;⑤按对个性形成产生的影响可分为,原生制度和派生制度;⑥按社会功能体系可分为,关系性制度、调整性制度、文化性制度和调整关系性制度等;⑦按性质和作用范围可分为,家庭制度 、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宗教制度、科学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后一类制 度对人类社会有重大的影响,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社会制度的功能 不同层次的社会制度产生不同的功能,其影响和制约的范围也不相同。总体社会制度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的性质,是制定各种制度的依据。不同领域里的制度决定各种具体模式和规则。一般说来,社会制度具有如下功能:①行为导向功能。通过权利和义务系统确定个人的地位和角色,为人们提供思想和行为模式,使其较快地适应社会生活,以避免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②社会整合功能。作为规范体系的社会制度能协调社会行为,调适人际关系,发挥社会组织的正常功能,清除社会运行的障碍,建立社会正常的秩序。③传递与创造文化的功能。制度通过保存与传递人类的发明、创造、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使之世代沿袭,并在空间上得到普及。同时,制度促进文化的累积与继承,推动人们创造新的文化。制度的负功能是,已经建立的制度常常代表社会上的传统行为模式,容易产生刻板、僵化的倾向,不易随时代的发展而及时变迁,从而使得社会制度对个人行为与社会发展起一定阻碍作用。制度的功能还可分为外显功能与内隐功能。外显功能是与制度的目的直接相关的,内隐功能是在实现外显功能过程中带来的非预想的结果。如教育制度的外显功能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内隐功能 是培养学生参与群体生 活的知识和能力。生命周期 有些社会学家用“形成期”、“效能期”和“萎缩期”来描述制度的生命周期。每一种制度的建立都有其客观根据,但制度有一个形成期,即制度化的过程。在这个时期,制度是不够完善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扩充。处于效能期的制度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也会出现障碍和问题,需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调整不适应的部分与环节,使之继续发挥其效能。有的制度,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赖以生存的基础已不复存在,这 时就必须及时建立新制度来代替已经过时的制度。

亚文化(subculture)

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由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各地区、各群体文化特殊性的方面。如因阶级、阶层、民族、宗教以及居住环境的不同,都可以在统一的民族文化之下,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或地区文化即亚文化。亚文化具有本民族整体文化的基本特征,如语言文字、行为模式等,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亚文化一经形成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单位,对所属的全体成员都有约束力。亚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一个文化区的文化对于全民族文化来说是亚文化,而对于文化区内的各社区和群体文化来说则是总体文化,而后者又是亚文化。研究亚文化对于深入了 解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

指社会交往活动。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程。一般认为,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在1908年所著《社会学》一书中最早使用社会互动一词。稍后,在美国形成了相关的学派和系统理论。至今,“符号互动论”仍被视为美国社会学的一大特色,主要代表人物前期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G.H.米德,后期则有H.G.布鲁默。

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

社会体系各组成部分或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与社会结构和社会

体系相对立的概念,是反映社会各个要素之间缺乏联系状态的社会集合。

社会结构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中心概念之一。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看作是各个行动者相互作用的体系,主张对这一体系从静态和过程两个角度进行研究。静态的角度,即分析社会体系的结构;过程的角度,即分析社会体系的功能。他们认为,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的分析单位,是行动者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角色。他们把社会结构看作是各个地位、角色之间稳定的关系。承担角色、参与互动的行动者认同于共同的价值规范体系,是社会结构得以建立和维持的前提。社会结构实质上是制约着特定类型角色互动的抽象规范模式。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是等值的。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体系维持生存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作为确定结构要素的依据。那些满足某项功能要求的特定部分,被看作是该社会体系的功能性亚体系。社会体系正是靠着若干功能性亚体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关系维持其存在的。在此基础上,结构功能主义发展了关于社会结构层次性 的观点,当亚体系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其内部又会依同样的功能要求分化为相互区别和相互独立的更低层次的亚体系。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任务是识别社会体系的基本功能要求,以及解释由亚体系之间关系构成的社会结构是如何满足社会体系所提出的这些功能要求的。结构功能主义由于过分强调价值的一致性,夸大了亚体系之间的结构整合性,忽视了社会结构的冲突方。

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

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它

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社会分层是一种普遍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是由各个阶级、阶层组成的分层体系。社会流动的程度与社会分层体系封闭或开放的程度密切相关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社会的阶级、阶层体系是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社会流动非常稀少。如古代印度是一个实行种姓制度的封闭社会,各种姓之间的流动是不可能的。现代工业社会,社会分层体系是开放的,社会流动比较普遍。例如,美国许多年来都保持着相当稳定的社会流动率,1962~1970年间,美国的社会流动出现从非技术的体力劳动向着管理阶层、专业化的技术工作移动。这种变化60年代比50年代更突出。   社会流动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多数人流动的方向和频率反映着社会变迁的方向。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是社会选择的一种途径。西方社会学研究社会流动的趣旨在于探索什么人,在什么环境中,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一个社会能够创造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是社会充满活力的象 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流动的类型 根据社会流动的方向、参照基点和原因,社会流动可相应地划分为如下3种类型。  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是指一个人从下层地位和职业向上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或者从上层地位和职业向下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垂直流动可以伴随地区间流动,也可是原地升降。水平流动是指一个人在同一社会职业阶层内的横向流动。它多半是地区间的流动,也包含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工作群体或组织之间的流动。垂直流动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极为重要。它影响社会的阶级、阶层和产业结构。如果一个时期内向上流动的频率超过向下流动,说明社会在进步,反之,说明社会在倒退。每个人都希望向上流动而不希望向下流动。但每个社会向上流动的机会分布是不均匀的,只有那些具备一定条件的人才有可能上升,这个条件就是知识、才能和机会。对社会来说,关键是要有各种合理的流动渠道,要有一套选优的标准和实施办法。这些渠道、标准和办法是在社会流动的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社会选择而不是决策人的主观 设计。水平流动可以使自然资源、物质财富和人才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影响着人 口的地区分布和同一产业的内部结构。它带来人员的交往,有利于各地区和群体之间的 文化交流,能打破地区和人群的封闭状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个人一生中的流动和代际流动 个人一生中的流动,指个人在职业和地位方面的水平的或垂直的流动。在现代工业社会,尤其是在城市,这种流动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社会学对此种流动的研究,主要关注人的一生,在哪个年龄阶段,哪种职业地位的人发生流动的次数最多,他们向哪个方向流动等。研究的目的是探求人生中的一条流动曲线。代际流动是两代人之间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流动,具体操作是通过测量儿子的职业与父亲职业的异同表示出来的。社会学尤其重视代际流动的调查研究,因为代际流动更能反映社会变迁的方向,改变着社会乃至家庭的职业结构。在封闭的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一出生就注定要在他父辈所属的阶级和阶层里终其一生,子继父业,代际流动很少。在开放的现代社会,每个阶级和阶层的大门都是敞开的,代际流动是必然的。但代际之间向上流动的机会,并非对所有的人都一律平等,它受到许多个人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美国社会学家研究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模式是,父亲的职业和父亲的教育水平同时影响儿子的教育和儿子的第一个职业,其中尤以父亲的职业对儿子的教育影响最为显著。儿子的第一个职业和他所受的教育同时影响他现在的职业,其中尤以第一个职业影响最大。父亲的职业和教育对儿子现在职业的影响明显减弱(如图)。从这个模式中看,家庭的代际流动是受到上一代人的职业和教育水平限制的,即家庭内部条件对代际流动起着制约作用,这是不以他们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若把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加以考虑,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变迁速度加快的情况下,则有许多外力促进社会的代际流动。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代际流动都是双向的,即有上升也有下降。考察一个家庭内的代际流动只具有个案意义,无法排除许多偶然因素。社会学着重从总体上考察上升与下 降的比例,从中发现社会变迁的规律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 自由流动是指个别发生的流动,是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职业的变化或地区的移动。自由流动不会对社会结构和人口的分布产生重大的影响。结构性流动是相对于自由流动而言的。凡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突变,或由于某项社会发明与创造而引起的相当多的人的流动,包括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流动,都是结构性的流动。结构性的流动会在短期内影响社会结构和人口分布的变化。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在有些场合下不易划分。例如移民,有的是自由流动,有的是结构性流动。自由流动是随时随地经常发生的,结构性流动只有在自然环境或社会发生剧变的时候才会发生。自由流动无定的方向,不能从个别的自由流动中发现社会变迁的性质和趋势;结构性流动是有方向性的,从每一次结构性流动中都可发现社会变迁的性质和方向。

社会安全阀(social safety valve)

社会冲突理论中用以表示社会冲突积极作用的概念。指各个社会都存在着这样一类制 度或习俗,它作为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能为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提供某些正当渠道,将平时蓄积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从而在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生存、维持既定的社会关系中,发挥“安全阀”一样的功能。故亦称社会安全阀制度。在社会学研究中,美国冲突论的代表L.A.科瑟尔明确提出和阐述了社会安全阀概念。他在《社会冲突的功能》(1956)一书中,以下述社会现象为例来说明“安全阀制度”:原始人有节制的复仇制度;前文字社会中在狂欢节期间对性禁忌、性回避的解除;西方文明社会中曾盛行的解决私人仇怨的决斗;现代和早期社会中一切有助于缓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以及各阶层间紧张关系、消除人们平时紧张情绪的共同性的娱乐活动等。社会安全阀概念带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学特征。它强调消除心理紧张在解决社会冲突 、排除敌对和不满情绪中的作用,并根据心理学关于对立、紧张情绪可通过向替代性对象发泄而予以消除的观点,提出了安全阀制度发挥作用的机制即“替罪羊机制”,主张将人们的敌对、不满情绪引离原来仇恨的目标,用其他替代性目标和手段,使它们得以排发和发泄。社会冲突论者认为,这是一种对所有社会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特殊心理(思想)疏导理论。他们还认为,一个社会的结构愈是僵化,或愈是不容许对立的要求和主张表露出来,蓄积危险的、敌对的情绪便愈多,也就愈需要社会安全阀制度。社会安全阀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冲突问题,它可能导致这样两种消极后果:①减少或解除迫使社会向前发展的正常的社会压力;②产生某些负功能。科瑟尔等冲 突论者一方面肯定它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对它持保留态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有的学者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采用安全阀制度的问题。如通过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对话消除一些不安定因素、增进人民内部的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同志式平等关系。他们还试图将科瑟尔提出的概念加以改造,形成“社会安全阀机制”的思想。不过,这方面的探索尚处于初始阶段。 

社会解组(social disorganization)

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

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社会解组区别于社会解体。前者指社会中出现松散、分裂现象,尚保持在原有的社会制度结构、社会体系之内;后者指整个社会的制度、结构、体系遭受破坏,使原有的社会秩序无 法维持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社会学对于社会解组的研究主要有3种观点:①文化堕距观点。这一观点认为,在文化变迁中,构成文化的各部分变化速度不一致,造成了相互间的差距和错位,由此导致社会解组。②异化观点。认为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出现了个人在精神上与其周围世界相分离或相对立的现象,这是引起社会解组的重要原因。在传统社会里,人们从事农牧业生产,以家庭为中心承担特定角色,有特定的生活目标。然而,现代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将这些秩序打乱了。在工业生产中,传统知识变成无用之物,家庭的管理、宗教、教育等功能逐渐丧失,它们不再是人们生活的中心。工业社会产生了一系列为人们所不熟悉的新角色,提出了一些新的生活目标。人们普遍感到已被置于一个完全陌

生的世界之中,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相分离或相对立。现代大城市的“匿名式”人际关系、工业流水线以及事务性工作中那种“非人格”的劳动方式,进一步增加了异化的程度,从而导致社会解组。③社会机会结构与社会目标结构失调的观点。认为社会解组是在个人或群体目标无法充分实现条件下发生的社会问题。照此观点,任何社会均有两种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一是目标,即在某种社会或文化中为人们所追求的事物;二是规范,即该社会或文化所规定的、实现上述目标的合法手段。在理想状态下,社会机会结构为人们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较充分的合法手段,机会与目标协调,因而越轨行为较少发生。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机会与目标之间发生矛盾,如积累财富的目标与致富机会有限的矛盾。这样,许多很难通过社会认可的合法途径去实现目标的人就有可能违反规范,或认为 没有必要遵守这些规范,于是发生社会解组现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256

主题

0

好友

3000

积分

荣誉版主

????

Rank: 8Rank: 8

升级  0%

UID
32
性别
帖子
2610
注册时间
2007-3-28

建设 创作

2#
发表于 2008-10-29 10:24:24 |只看该作者
社会学基本范畴(完整word下载版本)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16.32%

UID
29086
性别
保密
帖子
29
注册时间
2008-10-8
3#
发表于 2008-10-29 11:06:20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新手实习

Rank: 1

升级  50%

UID
30781
性别
保密
帖子
5
注册时间
2008-10-30
4#
发表于 2008-10-30 13:09:32 |只看该作者

同等学力跨专业可以考吗?

请问同等学力跨专业可以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升级  9.67%

UID
6843
性别
帖子
202
注册时间
2007-10-19
5#
发表于 2008-10-31 14:07:0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2.63%

UID
22613
性别
保密
帖子
11
注册时间
2008-7-20
6#
发表于 2008-11-8 00:13:5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9

积分

新手实习

Rank: 1

升级  90%

UID
29549
性别
保密
帖子
9
注册时间
2008-10-13
7#
发表于 2008-11-10 09:56:55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24.74%

UID
22677
性别
保密
帖子
23
注册时间
2008-7-21
8#
发表于 2008-11-19 13:41:09 |只看该作者

好啊 呵呵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0%

UID
3003
性别
保密
帖子
9
注册时间
2007-7-28
9#
发表于 2008-11-20 12:09:45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啊,楼主真是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0%

UID
26747
性别
保密
帖子
10
注册时间
2008-9-12
10#
发表于 2008-11-26 17:06:0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 ( 豫ICP备07041838号 ) |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Powered by 育博书店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