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10

主题

0

好友

3000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8Rank: 8

升级  0%

UID
1512
性别
保密
帖子
157
注册时间
2007-5-16

建设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16 21:34:2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权威推荐:郑州大学2023年考研内部权威资料【点击查看】
总部地址:郑州大学主校区育博书店
考研咨询热线:13633846090(同微信,请优先微信联系)
---------------------------------------------------------------------------------------
【笔记】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1.S行政管理的多种含义:
①行政的初始含义:指对事务的治理和执行
②现代行政管理的含义:Ⅰ最广义的: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
Ⅱ广义的: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
Ⅲ狭义的: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
2.L行政管理的特点:①执行性②政治性③权威性
3.L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含义)及其要点:研究对象(含义):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要点:①行政管理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在我国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②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④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是行政权力
⑤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⑤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探讨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
4.L行政权力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为有效实现国家意志,依靠特定的手段和宪法原则,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
特点:①是一种公共权力
②具有合法性
③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技术性
④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
⑤具有“一元性”
5.L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总论。包括绪论、行政环境和行政职能
②主体论。包括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和机关行政
③过程论。包括行政对策、行政执行、行政协调、行政信息和行政监督
④保障论。包括财务行政、行政法治、行政方法和行政道德
④目的论。包括行政效率和行政改革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1. L西方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原因:源于两方面力量的推动
①政府职能的发展
②政府体制的改革
2. S现代意义上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威尔逊。1887年发表《行政学研究》
3. L威尔逊对行政科学的贡献:
①提出从行政学的角度来研究政府管理,认为政府管理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执行和行政管理上
②威尔逊研究了政治与行政的关系与区别,指出了行政学的研究内容并力图找出行政管理的规律
4. S古德诺对行政学的贡献:1900出版了《政治与行政》一书,创立了政治、行政两分法
5. S怀特对行政学的贡献:1926出版了《行政学导论》,这是美国第一本行政管理学的教科书,是宣告行政管理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权威著作
6. S泰罗的《科学管理》提出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提出管理过程论
韦伯的《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提出“理想型官僚组织体系论”
7. L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政管理学发展的新特点:
①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方兴未艾
②研究领域的拓宽和加深
③研究内容和方法更结合现实
8. S我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行政管理学著作:1935年张金鉴的《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9. S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思想: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1. L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①对指导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②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水平和行政效率
③有助于提高政府公务员的素质
2. S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
①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②调查研究法
③案例分析法
④历史研究法
⑤比较研究法
3. S从早期到现在研究方法的研究:
①从演绎研究到归纳研究
②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
③从单科研究到跨学科研究
4. Y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学习、研究行政管理学的关系P13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0

主题

0

好友

4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16.32%

UID
48348
性别
保密
帖子
18
注册时间
2009-6-8
17#
发表于 2009-6-22 12:16:10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打好包的文件下载呢。。。。实在是懒啊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2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5.79%

UID
38361
性别
保密
帖子
15
注册时间
2009-3-3
16#
发表于 2009-6-2 21:03:28 |只看该作者
haolihai,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74.74%

UID
38363
性别
保密
帖子
37
注册时间
2009-3-3
15#
发表于 2009-4-23 09:01:08 |只看该作者
ni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

积分

新手实习

Rank: 1

升级  40%

UID
30304
性别
保密
帖子
4
注册时间
2008-10-23
14#
发表于 2008-10-23 15:39: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2.11%

UID
28890
性别
保密
帖子
14
注册时间
2008-10-6
13#
发表于 2008-10-7 19:17:46 |只看该作者
中层干部,你太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新手实习

Rank: 1

升级  50%

UID
26603
性别
保密
帖子
5
注册时间
2008-9-10
12#
发表于 2008-9-10 16:10:12 |只看该作者

谢谢

中层干部,其它的那?
一共就九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26.84%

UID
12166
性别
帖子
49
注册时间
2008-3-1
11#
发表于 2008-8-23 17:41:2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的帖子

谢谢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1.58%

UID
4854
性别
保密
帖子
6
注册时间
2007-9-6
10#
发表于 2007-9-6 11:53:4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中层干部 的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3000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8Rank: 8

升级  0%

UID
1512
性别
保密
帖子
157
注册时间
2007-5-16

建设

9#
发表于 2007-5-16 21:38:26 |只看该作者
第九章 行政执行
第一节 行政执行的含义、特征与作用
1. S(狭义的)行政执行的定义:行政执行就是具有行政权的行政机关和其它社会组织,根据决策机关制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部门的指示、命令而采取的具体管理活动
2. L(狭义的)行政执行的含义:
①行政执行的主体是具有行政权的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
②行政执行的任务是执行法律、法规、政策和具体的指示、命令
③行政执行的手段和条件是通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等手段来实现决策的目标和完成执行任务
3. L行政执行活动的基本特征:①现实性②综合性③具体性④灵活性⑤强制性
4. L行政执行的作用与意义:
①行政执行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
②行政执行效果是检验决策是否正确的根据
③行政执行是使原决策得到修正、补充和完善的根本途径
④行政执行活动及其执行结果,是形成新的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 行政执行的制约因素与障碍分析
1. L行政执行的制约因素分析:
①环境因素
②执行人员因素
③执行对象因素
④政策、法规和指令本身的因素
⑤资源因素
2. Y联系我国实际分析行政执行的障碍:P193
①决策规范不完善、标准不统一
②行政执行人员对决策和指令缺乏认同感和执行的动力
③行政执行资源不充分
④执行对象的抵制和不与合作
第三节 行政执行的过程
1. L行政执行的过程:
①行政执行的准备阶段(包括制定执行计划活动和一般准备活动)
②行政执行的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
③行政执行的总结阶段
2. S制定执行计划就是把行政执行活动通过计划的方式固定下来,成为规范和衡量行政执行活动的依据
3. S执行计划的内容:概括为6个“W”
①行动的目标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采取这些行动?
③何时开始并完成这些行动?
④何人负责实施这些行动?受何人领导?可指挥何人?
⑤在何处或由何部门实施这些行动?
⑥如何实施这些行动?
4. S执行活动的计划类型:
①按时间划分: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和即时计划
②按层次划分:全国性计划、地区性计划和基层计划
③按内容划分:经济发展计划、社会发展计划和科学技术发展计划
④按强制程度: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参与性计划
5. L制定执行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①民主集中原则
②量力而行原则
③统筹原则
④重点原则
⑤弹性原则
6. S一般准备活动包括思想准备、组织与人员准备、物质准备
7. S思想准备:思想准备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使执行者和执行对象都能够了解政策和法令的内容、意义,从而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并变为自觉行动的过程
8. S思想动员的要求与方式:
①使政策、法令合法化
②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③采取多种多样的思想动员方式:宣传方式、教育方式、引导方式、示范方式
9. S组织与人员准备:组织与人员准备就是解决行政执行的具体承担机构和承担者的问题。包括:
①确定执行机构
②配备主管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
③建立健全合理的工作制度
10. S确定执行机构的方法:
①原行政机关在未改变组织结构的情况下来执行决策命令
②成为新的政策来执行政策
③将原有的机关升格,职能扩大,担任政策执行的任务
④原有的机构内部结构改变,以适应决策执行
⑤确定不相隶属的几个机关共同负责执行工作
11. L成功的行政执行负责人应具备的条件:
①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勇于承担执行的任务和风险
②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
③执行负责人要有坚韧不跋、吃苦耐劳的精神
12. S指挥的概念:行政执行中的指挥是行政领导者将已经确定的执行计划通过命令、引导、沟通、监督等方式,切实落实到执行实践中去,实现执行活动目标的过程
13. L指挥活动的重要性:
①在一个国家、一个集体中需要有效的指挥
②指挥活动是领导作用在执行实践中有效发挥的重要体现
③指挥的效率和成败也直接决定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成败
14. L成功的指挥者应具备的条件:
①要有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敢干指挥
②要心明眼亮,有效指挥
③要有战略和战术思想,科学指挥
④要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善于指挥
15. L有效指挥的要求:
①指挥必须统一,不能政出多门,多头指挥
②指挥者必须拥有指挥权力
③指挥必须按照层级体系进行
16. S指挥活动的主要方法:命令、引导、沟通和监督
17. S指挥的方式:口头指挥、书面指挥、会议指挥和现场指挥
18. S沟通的概念:沟通是指行政组织之间、行政人员之间的意见交换和信息交流,通过沟通达到思想和行动上的协调一致
19. S协调的概念:协调是指行政领导通过引导、调停和说服的办法使行政组织、行政人员之间建立起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
20. L执行监督的作用:预防作用、保证作用、补救作用和评价作用
21. S执行控制过程:包括确立标准、衡量对照、纠正偏差三个步骤
22. S控制类型(三种):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23. L控制的要求:
①明确决策目标
②建立、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③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
④建立信息交流和意见沟通机制
24. S行政执行总结的概念:总结是指执行机关和执行人员在执行任务完成之后,按照既定的决策目标和工作标准对执行工作所作的评价、反思、检讨与衡量
25. L行政执行总结工作的作用:
①总结是对执行工作做出评价
②总结有助于行政领导提高思维水平和工作水平
③总结中所检讨和揭露出的缺点和失误,可以使执行人员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26. L行政执行总结内容:
①对执行情况的检查
②对执行情况的评定
③对经验教训的总结
27. S行政执行总结的方法:集思广益、归纳演绎、上下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 ( 豫ICP备07041838号 ) |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Powered by 育博书店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