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标题: 专业课复习方法与应试技巧 [打印本页]

作者: jinbang2008    时间: 2007-10-14 15:48
标题: 专业课复习方法与应试技巧
专业课复习方法与应试技巧
一、专业课的命题特点
教育部要求各招生单位业务课命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试题的难易程度,应当根据本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入学时必须具有的基本要求来确定,一般应当使应届本科毕业生中优秀学生能取得及格以上的成绩。为了便于选拔优秀考生入学,在试题中还应当有一部分用以测验考生掌握该门课程的深度和融会贯通、独立思考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的内容,这类内容所占的分数最多不超过总分的20%。试题应当反映本学科、专业主干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应当适当地分布在几个基本方面,一般可以包括基本理论、实际知识、综合分析和论证等方面的内容。文科各课程的试题在命题的时候还要注意既能测试考生掌握有关材料的情况,又能反映考生理论分析的能力。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试题可以有选答题,但不宜过多,选答题之间的难易程度应当大体相同。
因此,专业课考试,不同招生单位有不同的题型结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考查的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考查考生对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可以通过名次解散、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题型来考查。这部分的分值一般不会太高,通常不超过50%;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这部分题目的得分情况通常相差不大。考生得分情况相差较大而常常对录取与否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部分内容的考查。
第二部分是基本理论知识的运用考查。一般来说,专业课常常有几道大的论述题,这种论述题与教材上的复习思路考题往往不同。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这种论述题通常与现实生活或当前学术界的理论要就有关。比如说要你对某个重大经济问题或经济现象进行理论分析,或者说要你对当前法学界某个热点问题进行评述,甚至要你谈谈当前学术界就某个问题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并作出你自己的分析。

二、专业课在初试科目中的地位
一般来说:“考得较好”即:1、四门科目都过线;2、总分相对较高。保证第一点,最重要的是保证英语过线,而保证第二点,重要的是争取专业课取得高分。——专业课的成绩易拉开差距。

三、专业课的复习方法与应试技巧:文科篇
1、总的复习原则
1)把握重点——以指定参考书为中心,以历年试题为参考,把握指定参考书中的重大理论点。
2)系统深入——要深入理解重大理论点,同时将每门课的内容融汇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
3)适当补充——围绕指定参考书目的内容,适当补充参考书籍和相关论文目的在于加深对重大理论点的理解。
2、资料的重要性和利用分析
1指定参考书
A、仅仅围绕指定参考书。80%的试题来源;没有指定的:历年真题分析、问师兄找最接近的参考书。
B、对指定参考书内容有所取舍。一般都不会考的太偏,重大理论点深挖,对于一些比较偏僻、琐碎的细节部分不宜抠的太细。
C、对于重大理论点要深入理解。不能死记硬背,要形成自己的理解。平时做笔记。补充资料,拓展理解。
D、把握重点时不要忘了全面。不能押题,重点突出,面面俱到,广泛撒网,重点培养。
2历年真题
A、拿到近3——5年的专业课试题。分析命题规律、出题题型、主要内容等,获得感性、直观的认识。
B、如何利用。看书前——把握复习重点,避免在细节上纠缠;复习中——不时地拿出来看看,随时矫正复习方向。在考前——对考试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内容、题型、角度),一般来说,近三年考的内容,特别是近2年、近1年考过的内容,出现再考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重点的已经考过的考点,可能会改换题型再次考查(简答题——论述题)
C、尽量多收集一些全国各大名校考研专业课试题,还有相关图书。那这些东西进行横向比较,会更加清楚地看到该
专业常考的知识点有哪些。根据权威分析,文科方面任何专业,基本知识点总是被各个院校翻来覆去的考。
3补充书籍
参考书目仅仅是构建了专业知识的大的框架,但是具体的内容和细节,还得自己去补充。最好查阅相关论文、书籍。不能太多,紧紧围绕指定教材,不要超出太多的范围,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对指定教材中的重大理论点的深入理解。选择性阅读,只看相关的东西,做好笔记,形成自己的东西后,就可以丢掉这些补充教材了。
4)课堂讲义
命题老师的课堂讲义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单独命题——学术观点、流派、兴趣不同。把握精髓,把老师的观点跟指定教材的观点结合起来(一般都是一样的)。
5相关论文
包括导师论文和理论与实践热点。没有时间来完整地看他们的书。找重要的论文来看啊。可以先到网上查到导师的学术介绍,学术介绍里面都附有该导师著述和发表的论文清单,然后到期刊论文网上去下载这些论文来阅读。  
理论与实践热点,文科专业的各种理论观点往往争论不休,有的甚至是经典的理论热点,比如传播学中的麦克努汉的[url=]“媒介即信息”[/url][l1] 的观点往往是一考再考,可以找一些这方面的论文来看。另外,文科专业一般都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因此还要留意近几年或年度热点问题事件,因为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用学过的理论观点评析实践热点现象、实践的题。
在最后一轮复习中,可以翻阅本年度9101112月份的重要专业期刊(权威、有影响力的),借鉴上面的观点就会令老师刮目相看的,注意所选期刊不要太多,12种即可。
3、看书方法
1)走马观花法
较适合有指定参考书的第一轮阅读。刚开始看,很难把握重点,看的太细,会浪费时间。而且,第一遍看完之后,往往都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细节部分是很难记住的。目标:短时间内对专业课内容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以利于第二遍的深入阅读。——对于跨专业考研的人来说更为重要。
2)笔记法
看完一节或一章,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尤其是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再复习时节约时间,记忆起来更为容易。
3)提纲挈领法
除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外,还要注重各部分基本理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基本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零散地。点串成线,线连成面。各章节之间的融会贯通更为重要。因为专业课试题的最后一道大题往往涵盖的内容和跨度都很大,各章节中与这个问题有联系的内容基本上都要答到。
4)抽取题目法
对各知识点进行总结,总结的多了,可以按照真题的出题模式给自己出一些有跨度的题,把平时看书和论文上的内容都可以融和进去。
4、复习误区
1)两种极端
一种是拿到书就背,在理解方面浅尝辄止,另一种就是纠缠于每一个细节的理解,浪费时间,丧失重点。
2)盲目补充资料
参考书都没有搞懂,就补充太多的专著性的资料。
3)大量听无意义的课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听一些重要的课程,尤其是命题老师所开的课是非常好的。没准还可能有一些命题的信息,但是盲目地多听、全听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浪费时间。有时候看看笔记可能比听课效果更好。
4)把希望寄托在押题上
一定不要抱侥幸的心理去猜老师出题的重点,因为在某些看上去阐述的文字并不是太多的地方,也可能出大题。
5、应试技巧
1)总的答题原则
尽量多一点,全一点,深一点;注重调理,逻辑性要强,字迹工整。
A、
要淋漓尽致地发挥。不比公共课——踩点给分。既然是考查专业课素质,就要既全面,又要有深度,分析透彻,令人信服。“知无不言”,向导师展示你扎实的专业功底。
B、
书写适当松散一些。答题纸是足够富裕的。如果写的太紧凑,就会留下很多空白,给老师一种知识贫乏的感觉。太密麻的蝇头小楷老师看着费劲。
C、
不会写的题目不要留下空白。可以把与该题相关的所有的材料都往上面堆,也许一点都没用,但是老师可能会给你几分辛苦分啊。再说,有的时候老师是看你的解题思路,也是看你分析问题的方法,看的是做作学术研究的功底。
2)[url=]各题型的解题方法[/url][l2]
A、名词解释、简答等常规知识性题。一般都能得到基本的分数,但是要想拿到高分,就得写的细一些。名词解释涉及到的一些细小的知识点例如年代(某某时期、年代)、人物、论著名,最好知道几个就写几个,因为这种题型考的就是记忆。简答题一般不需要展开,但是答的要全面,这种题是踩点给分。
B、论述、分析等综合性题。临场性发挥比较大,既考基础又考综合能力应用。普遍有以下几个题型:一是不能很好地组织和展开对问题的理论分析。专业课考试目标之一是考查考生在专业领域中进行学术研究的潜力,不能对问题进行有条理的科学分析就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二是对现实问题和本专业的学术研究不了解。这样的考生难以适应将来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因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生阶段的学习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前者具有更强的研究性质。因此,答种类题时,一定要注意基本理论和观点是否掌握,思维思路是否清晰,同时要特别注意语言的组织和表达。
作者: ^粉嘟嘟^    时间: 2007-10-14 16:55
楼主真好!
作者: 琥珀仙子    时间: 2007-10-15 09:08
标题: 回复 #1 jinbang2008 的帖子
我很赞同,方法就是捷径^_^
作者: wsxz2002    时间: 2007-10-15 11:25
经验贴,不错!!
作者: 灿灿    时间: 2008-2-17 19:07
标题: 正好

作者: 天空的鸟    时间: 2008-2-17 19:27

作者: feixiang_01171    时间: 2009-5-2 22:51
不错!顶
作者: yangming2    时间: 2009-5-2 23:21
smile019 smile019
作者: yangming2    时间: 2009-5-3 15:37

作者: sea200k    时间: 2009-5-3 17:55
好哈哈后阿红爱好哦啊好好
作者: 爱大伟    时间: 2009-5-9 13:16

作者: ppadp1234    时间: 2009-5-10 09:39

作者: YRF007    时间: 2009-5-10 10:32
很受启发啊
作者: zl19860916    时间: 2009-5-14 21:29

作者: cmcao    时间: 2009-5-15 00:13
谢谢楼主的好意见啊~~




欢迎光临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http://zzued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