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标题: 科学发展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打印本页]

作者: 蓝水儿    时间: 2007-8-22 18:38
标题: 科学发展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致力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开拓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实现这一美好理想的前进方向。为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党不断探索,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篇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进行了创造性探索。
  在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探索。长期以来,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实践发展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无止境。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科学诠释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课题,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坚持,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在立足当代中国发展实践中进行新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发展的实践向我们党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课题。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党着眼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特色。
  在认清当今世界发展大势中进行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世界进步潮流相吻合、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的社会主义。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我们党审时度势,吸取世界一些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科学发展观,为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注重发展的综合性、协调性和持续性,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主流。科学发展观积极借鉴吸收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创造性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贡献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新贡献。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胡锦涛同志要求全党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长期性由阶段性构成,并寓于阶段性之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具体发展过程的阶段性有机统一起来,深刻指出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又深入分析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集中显现出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反映出我们党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准确把握,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是对中国发展现实起点的新把握。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以人为本摆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位置,从坚持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相统一的高度,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作了深入拓展,特别是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强调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升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发展,是贯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科学发展观阐明了发展的科学内涵,认为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主张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的联系中把握发展,从而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主题的认识更加深刻。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强调的“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观念、江泽民强调的“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念明确集中地概括为“以人为本”,高度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念,进一步科学地定位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强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新的时代内涵。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锦涛同志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五个统筹”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三个方面概括了统筹兼顾的主要内容,并把统筹兼顾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对内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对外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使统筹兼顾的方法论意义更加凸显,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启示
  科学发展观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科学总结改革开放29年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启示。
  坚定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胡锦涛同志指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科学发展观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强调自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实现社会和谐,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直接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科学发展观启示我们,只有坚定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始终具有正确的前进方向、科学的价值取向、不懈的创新动力。
  掌握唯物辩证的哲学思维。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强调全面和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强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自然观;阐明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最新运用。科学发展观启示我们,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胡锦涛同志要求全党更加自觉地坚持求真务实精神。求真务实的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一致、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科学发展观是求真务实的发展观,使我们党的发展理念与我国发展的客观规律高度一致,与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高度一致,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宗旨高度融合,与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高度统一。科学发展观启示我们,只有坚持求真务实,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 wsxz2002    时间: 2007-8-22 22:59





欢迎光临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http://zzued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