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标题: 郑大信息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介绍 [打印本页]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20-1-5 13:02
标题: 郑大信息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介绍
河南省电子材料与系统国际联合实验室
人员组成:
主任:刘玉怀
团队成员:杨守义、杨潇楠、张旭、李常青、王芳、王咏梅
承担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攻关国际合作项目1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项目1项。
主要成果:在氮化物半导体领域发表论文和会议报告178篇,其中,SCI收录22篇、EI收录36篇、CPCI收录14篇、国际会议邀请报告6篇。申请日本和中国专利各1项。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20-1-5 13:03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室
主任:马力
名誉主任:邹澎
团队人员:邹澎、杨明珊、周晓平、马力、张长命、刘黎刚
依托单位:河南省电磁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1、电磁环境预测的研究;2、电磁兼容技术的研究
已有研究成果:
1、科研著作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预测与测量——理论、技术和方法》 ISBN:978-7-03-038159-0
《电磁兼容工程》 ISBN:978-7-302-31776-0
2、教材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 ISBN:978-7-302-41375-2
《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指导——习题解答与实验(第2版)》 ISBN:978-7-302-41579-4
《电磁兼容原理、技术和应用(第2版)》 ISBN:978-7-302-36207-4
《电磁兼容原理、技术和应用教学指导书——习题解答与实验(第2版)》 ISBN:978-7-302-36253-1
3、专利
发明专利:利用电磁测量技术去除背景噪声的方法专利号:ZL 2013 1 0071208.8
发明专利:横电磁波传输室用测试转台及其测试方法,专利号:ZL 2010 1 0196895.2
实用新型专利:横电磁波传输室用测试转台,专利号:ZL 2010 2 0221677.5
实用新型专利:横电磁波传输室用测试转台的升降转向机构,专利号:ZL 2010 2 0218035.x
4、鉴定成果4项
手机信号屏蔽器电磁辐射影响的定量研究
广播电视发射塔附近电磁环境预测方法的研究
通信基站附近电磁环境预测方法的研究
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电磁环境预测方法的研究
5、软件著作权3项
广播电视发射塔附近电磁环境预测系统
通信基站附近电磁环境预测系统
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电磁环境预测系统
6、制定河南省地方标准1项
《手机信号屏蔽器电磁辐射检测方法》DB41/T 1275-2016
7、获得2014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8、对外社会服务
于2012年9月取得了计量认证(CMA)的资质,可以开展的电磁检测技术服务参数如下:工频电场测量;工频磁场测量;射频电磁场测量;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量;环境噪声测量。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20-1-5 13:03
激光与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所依托河南省激光与光电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黄干院士“智能信息传输与处理”学科项目下的“高速可见光通信实验平台”、刘俊杰千人项目“集成电路与智能光电系统工程”下的“光电材料与器件平台”而建。团队成员包括4名教授、2名副教授和3名讲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四分之三具有国外及海外工作和留学经历。团队研究方向包括微纳结构材料与器件、高速可见光通信系统、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光传感及图像处理。研究内容包括光子晶体及准晶为基础的微纳结构材料与器件、金属微结构太赫兹超材料及器件、紫外及深紫外半导体激光材料及器件、高性能太阳能电池及LED、半导体激光自反馈干涉传感、结构光面形测量及图像处理、高速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等。团队近年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1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基础前沿及人才项目8项以上。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超过100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50篇以上,JCR二区以上论文十多篇。获批美国、日本和中国发明专利5项、国际创新发明及新产品奖银奖1项。
研究所主任:孙晓红教授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20-1-5 13:04
郑州大学计算理论与先进计算技术研究室(以下简称研究室)是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重点建设的基层科研机构之一,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长期以来,研究室坚持基础理论自由探索与核心技术目标导向的有机结合,瞄准面向未来的若干前沿计算理论与技术开展研究。与此同时,作为省内唯一双一流大学的一家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研究室也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并致力于产学研交流合作活动,力图为地方科技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知识与力量。
近年来,研究室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与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奖项10余项。成果或产学研活动多次被新闻媒体网站宣传报道或转载。
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
(2)形式化方法与模型检测;
(3)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
(4)拟态计算与拟态防御;
(5)DNA计算与生物信息学;
(6)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7)计算机网络与物联网;
(8)电子健康与智慧医疗;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20-1-5 13:05
数据库与数据挖掘研究团队
主任:邱保志教授
名誉主任:叶阳东教授
主要成员:范明,李向丽,姬波,宋伟,职为梅,娄铮铮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据库与数据挖掘”研究团队是一支充满活力和专业、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的创新研究队伍。团队现有教师8人,其中具有博士5人,教授6人。现有在站博士后、在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30多人。研究团队主要从事数据库、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智能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及应用软件开发工作。
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敬业和合作精神,成员之间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研究群体。研究方向具有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领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余项。承担的横向重大项目十余项。SCI收录论文40余篇,EI收录论文60余篇,著作5部。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20-1-5 13:17
现代信号处理研究团队
一、团队成员:
张端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访问学者),
申金媛(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博士后,美国南弗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
王法松(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访问学者),
刘润杰(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巴斯斯巴访问学者),
张延彬(博士,讲师).
在校研究生:25人左右.
二、研究方向:
1. 智能信号处理方法
将信号处理与智能技术相结合,研究检测与估计、盲信号处理、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混沌等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通信、网络、医学、农业图像处理等领域。
2. 信号处理应用研究
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在光谱信号分析诊断、故障检测、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无线电能传输、物联网方面开展应用研究。
三、在研项目:
1. 张端金, 高速采样网络系统故障检测与滤波的统一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471323), 80万.
2.王法松, 复杂环境中统计相关源信号盲分离理论及应用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5T80779), 15万.
3.王法松, 复杂环境中高光谱解混模型与算法研究, 郑州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基金(1521318001), 30万.
4.王法松, 统计相关源信号分离理论研究及其在高光谱解混中的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01401), 25万.
5.刘润杰, 基于混沌的小功率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横向课题, 10万..
6. 张延彬, FPGA低延迟通信与计算解决方案, 横向课题, 18万.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20-1-5 13:17
医疗人工智能团队
医疗人工智能团队是由信息工程学院的工学人才、一附院放射科影像诊断人才和海外专家构成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其集结了图像处理与分析、机器学习方法、大数据智能分析及应用,医疗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自然语言处理及临床应用等各类研究型人才30余名。全部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博士占50%,留学归国人员占30%,海外兼职高级研究员5人。
该团队面向“精准医疗”领域的挑战性科学和技术问题,以信息科学为基础,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究基于医疗大数据的重大疾病智能筛查、精准诊断和辅助治疗解决方案,建设跨平台的影像云,部署智能云PACS系统,建立人机结合的重大疾病精准医学影像诊断新模式,并进行区域应用示范及规模化推广。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医生”,提升诊疗效率和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公平性及可及性。
二、研究方向
1.医学影像大数据分析及应用
以在郑大一附院建成的医疗大数据采集及脱敏处理平台为基础,以肺癌、乳腺癌和胃癌为特色病种,设计多任务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并构建基于影像大数据的肿瘤智能筛查和诊断共性关键技术。
2. 机器视觉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针对智能制造过程中的产品缺陷检测面临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以深度学习算法为基础,研究大数据背景下的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品缺陷在线检测与分类算法,构建人工智能产品缺陷自动检测共性关键技术。
三、主要成员
(1)蒋慧琴:留学归国博士,教授,郑州大学数字化影像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万人计划”专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领军人才。研究领域包括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三维重建和医学影像大数据的智能分析等。具有十余年的海外研究开发经验,承担完成海外大型高科技项目5项,获奖2项;带回国“智能影像诊断与辅助治疗”相关的高科技项目,以此作为培养国家急需的医疗信息化人才及产品研发的共用平台;已培养研究生二十余名;已主持完成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项目;已拥有医用图像的高清晰显示、压缩、病灶检测与识别、高速三维重建、病变程度计测和低剂量CT图像质量改善等一批智能诊断关键技术;发表论文5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和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创新奖1项;研发成功的智能影像诊断系列产品正在全面进行市场推广。
(2)马岭:留学归国博士,教授,技术总监。主要从事机器视觉与智能影像诊断领域的科研工作,1998年9月至2016年2月在日本高科技公司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7年;承担完成国内外其他项目13项,获奖2项;2016年3月回国。已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1部,获发明专利授权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1项,直接经费220万元,主持横向课题一项,经费30万元;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具有丰富的图像工程开发和社会服务经验,首批“智汇郑州1125”创业领军人才,研发的发明专利产品已经应用在手机等自动化生产线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现把积累的图像处理与分析的相关核心技术应用到影像诊断领域,已研发成功核心技术产品10项,获国家软件著作权4项,获产品注册证1项,正在全面进行市场推广。
四、承担的主要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271146,改善低剂量CT三维重建图像质量算法研究,2013/01—2016/12,80万元,已结项,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272207,基于模式识别的动态过程质量监控及诊断,2013/01—2016/12, 55万元,已结项,参加;
3.国家人社部海外高层次人才科技支持计划项目,基于低剂量CT扫描体数据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2014/01—2015/12,30万元, 已结项,主持;
4.河南省国际交流合作项目,152102410017,基于低剂量CT的肺结节计算机辅助筛查系统。2015/01-2015/12,已结项,主持;
5.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31PCXTD630,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1-2015/12,80万元,已结项,主持;
6.NSFC-河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604262,智能手机表面缺陷检测及制造过程实时质量诊断,2017/01-2020/12,220万元,在研。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20-1-5 13:18
郑州大学先进网络与高可靠软件研究室以庄雷教授为带头人,共有教师4人、在读研究生(博士、硕士)20余人,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子课题、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点攻关项目等纵向课题20余项,软件研发等十余项;在《软件学报》《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通信学报》《电子学报》以及国外重要刊物和高水平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被SCI、EI检索。研究室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先进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和高可靠软件两大领域。
(1)先进网络(下一代互联网)
互联网从诞生之日起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之中,信息网络成为了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互联网在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因其体系结构“僵化”等弊端也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TCP/IP互联网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应用的变化,它在扩展、升级、移动、服务质量、信任安全以及绿色节能等各方面的问题都在日益凸显。项目组在先进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方向,主要围绕虚拟网节能映射、网络功能虚拟化、新型互联网架构、可重构网络等方面展开研究。取得的部分创新性代表成果如下:
①在参加973项目“可重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体系研究”过程中,建立了水平服务供应、垂直资源管理的二维端到端模型,利用元能力理论与网络虚拟化技术,实现了域内的多维感知及资源管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SCI期刊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 Society2013年第11期,并申请发明专利“一种端系统协议栈的构造方法”(No.CN201510027658.6)和“一种面向可重构网的Agent结构”(No.CN201510168575.9)。
②在可重构网络资源分配方面提出了节点敏感度的概念,通过敏感度发现网络中的瓶颈节点,并对瓶颈节点分配额外的资源从而提高服务请求的接受率、收益等指标。研究成果发表在SCI国际期刊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5年第3期,并申请发明专利“一种可重构网中基于敏感度的高效资源分配方法”(No.CN20151284883.8)。
③针对虚拟网节能映射问题,在对节点和路径的评价标准中加入了时间因素,综合考虑了物理节点和链路的运行时间、虚拟网请求的运行时间等因素,以概率论为基础确定每个虚拟节点可用的多个物理节点被选中的概率,使虚拟网请求不仅能映射在较小的节点和链路集合中,而且优先映射到了延长时间较短甚至不延长其使用时间的节点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能耗。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通信学报》2016年第6期。
④目前多数关于服务路径构建的问题研究主要围绕时延最小或负载均衡的单一优化目标,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多目标服务路径构建算法(MOPSO)。为了提高收敛速度,优化算法的性能,进一步研究了候选节点和路径的评价标准,提出了一种粒子位置初始化和更新策略(PIFC)。仿真实验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有效地保证了服务路径的质量,提高了服务路径构建成功率和长期平均收益。研究成果已发表于《通信学报》2017年第2期。
(2)高可靠软件
形式化验证方法,特别是基于时间自动机的模型检测是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传统优势课程。随着计算机系统的高速发展,如何保证软件的正确性和高可靠性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由于大量的系统模型具有实时性、并发性、非终止性等特点,实时模型检测和并发模型检测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其应用领域也逐步拓展到了软件工程过程中。项目组在高可靠软件方向,主要围绕时间自动机、元胞自动机、系统建模与形式化、领域Ontology自动构建等方面展开研究,取得的部分创新性成果简介如下:
①针对物联网网关目前安全方面的不足,以物联网网关中间件技术为平台,设计了一个通用的物联网网关安全系统。系统可以嵌入不同的安全协议或算法,然后进行建模与分析,能够辅助安全网关的设计和具体实现。利用时间自动机对系统进行形式化建模与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物联网网关安全系统满足机密性、可用性等六项安全需求。研究成果拟于2018年发表在《通信学报》。
②对控制系统和外界环境用时间自动机建模及验证时,通常会引起符号状态空间的片段问题。针对可加速环引起的片段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驻留环实现精确加速的方法。驻留环的长度固定,不依赖于可加速环的窗口,因而构造的自动机模型更简单,能提高精确加速的速度并降低时空开销。研究成果发表在《电子学报》2011年第3期。
③在Gnutella网络的通信协议验证方面,对Gnutella网络消息广播机制进行了形式化建模和分析,准确估计了各种连接条件下处理各种消息时所耗费的时间和网络资源,并提出将F-Measure搜索引擎性能参数引入连接管理,在保障消息可达率的同时丢弃某些冗余连接。研究成果发表在《软件学报》2005年第1期。
④在P2P网络系统结构研究方面,根据Gnutella网络和Internet网络节点的拓扑分布规律,提出了一个基于主动网络技术的分布式P2P网络(Active Distributed Peer-to-Peer Network,简称ADP2PN)模型,解决了Gnutella模型存在的可扩展性和对等机共享信息搜索效率低的问题。研究成果发表在《软件学报》2004年第7期。
团队
庄雷教授
宋玉副教授
王瑞民副教授
张坤丽讲师
在读博士生、硕士生
项目
国家级项目
(1)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01~2017.12,“手机视频直播系统QoE/QoS关键问题研究”(No.61379079)
(2) 国家科技973计划,2012.01~2016.06,可重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体系研究(Grant No. 2012CB315900)
(3) 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1.01~2003.12,:新型网络体系结构(Peer-to-Peer网络技术)研究(Grant No.2001AA111141)
(4)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8.01~2000.12,:ω-交替自动机(Grant No. 69173302)
(5)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5.01~1997.12,ω-凸语言及其分层(Grant No. 69473020)
(6)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2.01~1994.12,一类时间自动机及其在有穷状态实时系统中的应用(Grant No. 69873040)
省级项目
(1) 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5.01~2016.12,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社会媒体挖掘(Grant No.152102410021)
(2)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12.01~2013.12,基于流媒体特征的人工社会网络(Grant No.122102210042)
(3)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9.01~2010.12,基于P2P的流媒体播放系统(Grant No.092101210104)
(4) 河南省教育厅研究项目,2017.01~2018.12,基于符号化特征提取与表示的时间序列数据集成学习分类方法应用研究Grant No.17A520057
鉴定获奖
(1)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基于P2P的流媒体点播系统 (成果证书编号 HNGXJ-20121160-1)
(2)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基于模型检测技术的对等计算中QoS的自动验证(成果证书编号 HNGXJ-20121159-1)
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发明专利(4项)
(1) 马丁,庄雷,王瑞民等,一种端系统协议栈的构造方法及该端系统接入服务承载网的方法,2015.04.29,中国,CN201510027658.6
(2) 马丁,宋玉,周兵等.一种面向可重构网的Agent结构, 2015.08.19,中国,CN201510168575.9.实质审查
(3) 庄雷,马丁,宋涛.一种可重构网络中基于敏感度的高效资源分配方法, 2015.11.04,中国,CN201510284883.8.实质审查
(4) 王国卿,王瑞民,庄雷,宋玉等. 一种手机银行安全认证方法,2015.05.27,中国,CN201510042986.3. 实质审查
实用新型专利(2项)
软件著作权(5项)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20-1-5 13:18
郑州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创建于2004年9月,目前有昝红英教授等教师8人,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现代汉语虚词用法知识库等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和较高的应用价值。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现代汉语广义虚词知识库建设及应用、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语言资源构建、现代汉语词汇级知识的自动获取、情感计算、文本分类、信息检索、术语抽取、信息抽取、文本纠错以及医疗文本挖掘等。
团队
昝红英教授
柴玉梅教授
穆玲玲副教授
赵丹副教授
张坤丽讲师
韩英杰讲师
贾玉祥讲师
牛桂玲教授(外语学院)
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0083,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现代汉语虚词用法自动识别研究(2010.1-2012.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61402419,汉语语义选择限制知识自动获取及其应用研究(2015.01-2017.12)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BYY096,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现代汉语虚词用法知识库及其应用研究(2014.6-2018.6)
4、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杰出青年基金,104100510026,面向文本内容理解的现代汉语虚词知识库研究(2010.1-2012.1)
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M501184,面向隐喻识别的语义选择限制知识自动获取(2011.11-2014.3)
6、河南省科技厅科技公关项目,132102210407,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精准检索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7、河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142300410231,融合虚词特征的汉语句法自动分析统计模型研究
8、河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142300410308,汉语虚词用法知识库在句法分析中的应用与研究
9、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2B520055,大规模语料库用法标注一致性检查
10、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3B520381,虚词用法在现代汉语偏误自动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11、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520050,中英文双语术语抽取平台的构建
12、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质心的文本分类算法研究
13、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520098,基于虚词用法的现代汉语组块分析方法在智能答疑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4、河南省博士后项目启动经费资助,2010027,面向隐喻识别的语义选择限制知识自动获取研究
15、973课题子任务,2004CB318102,
中文概念词典的调整与优化(2004.10-2005.12)
现代汉语广义虚词知识库的构建(2006.10-2009.9)
现代汉语虚词用法标注语料库的校对与扩充(2010.1-2010.12)
16、973课题子任务,2014CB340504,
汉语语料库词义标注测试与加工过程(2015-2016)
义类描述测试(2016-2017)
虚词义属性测试(2016-2017)
新词属性测试(2016-2017)
17、863课题子任务,2012AA011101,大规模汉语词义知识相关特征提取与构建工程
18、863课题子任务,2007AA01Z198,面向语音合成的文本情感语料库建设及相关技术研究(2008.3-2009.12)
19、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自动化所)开放课题,虚词用法在文本理解中的应用研究
20、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开放课题,KLCL201004,现代汉语虚词知识库研究及大规模虚词用法标注语料库的构建(2010.1-2011.12)
21、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开放课题,KLCL201301,汉语隐喻的识别与理解模型研究(2013.1-2014.12)
22、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开放课题,KLCL201401,现代汉语语义词典语义类修订
23、高校合作项目,南京师范大学委托项目,汉语全文词义标注关键技术研究
24、高校合作项目,哈尔滨工业大学委托项目,汉语树库(2014)
25、高校合作项目,哈尔滨工业大学委托项目,英汉双语格树库标注(2014)
26、企业项目,Google研究资助,基于汉语虚词用法的汉英机器翻译系统改进研究(Improving Chinese-English SMT by Function Word Disambiguation)
27、企业项目,香港慧科公司,中文文本的褒贬评价研究
28、企业项目,香港慧科公司,中文文本的自动分类研究
29、企业项目,日本富士通研发中心,汽车领域文本的褒贬资源构建
30、企业项目,数据堂,短信分词与词性标注
31、企业合作,大河网,文本自动校对、舆情分析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20-1-5 13:18
智能软件开发技术实验室由7名教师及20多名研究生组成,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历教师6人,含海外归国博士1人。本实验室致力于以下研究和应用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1、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智能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信息和知识处理的数学理论、复杂系统的算法设计和分析、形式概念分析、并行处理理论与算法、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生物计算等新型计算模式、机器学习理论和算法、生物及医疗信息处理等。以因特网应用为主要背景的特定领域智能信息处理,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视频信息检索与处理、分布式数据挖掘、提炼和集成等。另外还有商务和金融活动中的智能信息处理,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推动智能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努力实现并提高信息处理技术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意义及应用: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信息处理要求,当前信息处理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从信息的载体到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广泛地模拟人的智能来处理各种信息。智能信息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前沿交叉学科,是应用导向的综合性学科,其目标是处理海量和复杂信息,研究新的、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等多个层次。它不仅有很高的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对于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移动互联网技术研究及应用技术
研究内容:移动互联网安全和移动支付安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类;基于html 5的移动网络软件开发;移动数据存储方案(含移动数据库)的研究和应用。
意义及应用: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软件开发技术正方兴未艾,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3、云软件工程技术
研究内容: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研究云软件工程方法、云软件工程过程、云软件组织结构、项目组织管理等,以智能技术为手段,为行业开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行业数据处理等云平台,在开发过程中,采用开放式组织方式,不拘一格有效吸收潜在的工程技术人才,实现项目团队自组织化、在线化,业务数据处理智能化。
意义及应用:为行业提供云软件的开发、构建、技术支持等服务,不断提高云软件的智能水平,通过开放的开发方式,努力为软件从业人员提供自由、开放、规范地参与社会化软件生产与培训活动的舞台,提高劳动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软件供需双方交易的机会,增加社会就业,提高软件生产率和生产质量,为软件工程教育和研究积累大量有价值的案例。
4. 概念格及应用技术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经典概念格,模糊概念格的构造以及它们的应用. 该研究属于智能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研究。目前,已经应用到数据挖掘、Web数据抽取、机器学习等领域. 概念格作为形式概念分析的重要数据结构,研究其构造过程以提高其构造效率;同时,扩展其应用范畴,特别是在智能信息处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形式概念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具有学术上的理论意义,从而产生深远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20-1-5 13:19
智能终端与移动计算研究室隶属于信息工程学院,是一所集设备研发、系统集成、软硬件设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研究机构。研究室以嵌入式系统智能终端设备及应用为主攻方向,涉及主流瑞星微ARM芯片的智能可穿戴系统、车联网智能终端、RFID设备与射频标签等技术领域产品开发。研究室拥有一支由高级技术职称、年轻博士组成的科研队伍,在嵌入式智能设备研发和云平台计算及LINUX服务器部署等方面具有成熟丰富的经验,可以提供整机产品和云服务管理平台的应用系统解决方案。
人员组成:范文兵、全智、李浩亮、王耀、张大伟
欢迎光临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http://zzued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