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标题:
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2020年更新)
[打印本页]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7-2-11 10:27
标题:
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2020年更新)
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郑州大学水利系。1963年郑州工学院成立,水利系由郑州大学整体调整到郑州工学院,更名为郑州工学院水利工程系;1986年增设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更名为水利与环境工程系;1996年郑州工学院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2000年7月10日郑州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郑州大学,更名为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2007年11月更名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2019年7月更名为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借助河南地处黄河、长江、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区位优势,长期坚持“人才培养是立院之本、科学研究是强院之路、学科建设是兴院之策”的办学理念,面向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以水利学科专业为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中心,坚持多学科专业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多层次人才培养并行,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为我国水利、环境、土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培养了万余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学院已形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具备完善的科学研究基础设施。
学院下设水利工程系、环境与市政工程系、地理信息工程系、交通运输工程系、水文水资源系、实验教学中心和综合管理办公室等7个二级单位。现有在职教职工145人,其中专任教师11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0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42人,获博士学位的95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76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中原学者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1人,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组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河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555人才工程)8人,河南省优秀专家3人,河南省科技功臣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3人,河南省教学名师2人,郑州大学教学名师2人,宝钢优秀教师4名;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3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1个,郑州大学教学团队2个。
学院有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3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在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学科被评定为B+,并列第五名,被列为郑州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序列。设有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水工结构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工程安全与管理、水利信息技术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水利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水工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岩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等4个学科设有河南省特聘教授岗位。在读研究生467人。
学院设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06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国家及河南省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专业为郑州大学名牌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郑州大学特色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水利与环境实验中心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正式签约挂牌的实习教学基地24个。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河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河南省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郑州大学精品课程6门,郑州大学视频公开课4门。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以上奖励7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一、二等奖20余项,郑州大学教学成果一、二等奖6项。正式出版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校统编教材一批。
学院有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地下基础设施非开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检测修复技术与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教育部纤维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岩土工程检测与防护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工程材料与水工结构重点实验室等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近7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河南省重大公益项目3项,获国家科技奖7项,省部级科技奖40余项。近五年,学院年均科研经费到款超过2800万元,发表SCI/EI论文3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75部。
学院坚持“成人、成才、成就”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工作连续多年被授予郑州大学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大学生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先进集体、毕业生“三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五年,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91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9篇,EI收录论文1篇;专利授权494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20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科技创新获奖1446人次。
学院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聘请美国、日本、德国等5名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王复明院士担任中国非开挖协会主席。近年来,学院通过搭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举办国际会议,选拔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考察、讲学、访问,选派在校生到国外联合培养、学术交流、游学、学习,招收国外本科留学生、博士留学生等多种途径,逐步实现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术科研、学生生源的国际化,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向范围更广泛、更多元的方向健康发展。
建院五十余年来,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秉承和发扬“板凳功夫和钉子精神”的优良传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新的发展阶段,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统筹利用各方资源,齐心协力,求实创新,开拓进取,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增强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能力。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7-2-11 10:27
学院名称发展沿革
1959年郑州大学水利工程系成立;
1963年由郑州大学划归郑州工学院后,转为郑州工学院水利工程系;
1986年水利系增设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并招生后,更名为水利与环境工程系;
1996年随着郑州工学院变更为郑州工业大学,更名为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0年院校调整,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成立新郑州大学后,更名为环境与水利学院;
2008年更名为水利与环境学院。
学院专业发展沿革:
1959年设河川枢纽及水电站水工建筑专业;
1964年改设农田水利工程专业;
1972年改设水电站动力设备装置专业;
1976年改设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三年制);
1977年改设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四年制);
1981年增设农田水利工程专业(1992年停止招生);
1986年增设环境工程专业;
1995年增设城镇建设工程专业(1999年停止招生);
1997年增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2001年增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7年增设水文与水资源专业;
2008年增设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7-2-11 10:28
【学院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黄 韬
院长
吴泽宁
党委副书记
王秀林
副院长
周 华
副院长
韩菊红
副院长
李清富
副院长
郭进军
作者:
郑大考研网
时间:
2017-2-11 10:29
组织机构图
2017-2-11 10:29 上传
下载附件
(85.84 KB)
欢迎光临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http://zzued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