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标题: 我校五附院座谈“学习胡佩兰同志,弘扬仁心大医精神” [打印本页]

作者: 9316小鱼    时间: 2014-2-28 12:05
标题: 我校五附院座谈“学习胡佩兰同志,弘扬仁心大医精神”
    2月25日,我校第五附属医院党委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邀请胡佩兰同志在五附院工作期间的老同事进行座谈,讲述“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同志生平往事、崇高品德、工作业绩。总结提炼她的感人事迹、精神财富,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感染在职职工、年轻一代传承胡佩兰精神,争做让患者、群众满意的医务工作者。
    会上,老同志纷纷发言,感人肺腑的讲述把大家的思绪带回到了上世纪那段不平凡的岁月。艰苦奋斗,医无止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胡佩兰同志作为妇产科主任,带领科室同事克服人员少、病人多,环境简陋、设备缺乏的困难,不辞辛苦、不计得失,积极探索医学新路,勇攀技术高峰,接连开展了在当时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的重达百斤的卵巢囊肿切除、存体20年的畸胎瘤摘除、宫颈癌根治等先进技术,在铁路医疗系统率先开设计生病房、肿瘤放疗病房,进行规范的妇女保健、围产保健工作,为千千万万的妇女带来福音。爱岗敬业,无私忘我。胡佩兰同志具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事业满腔热忱。她常常24小时坚守在岗位上,病人的召唤便是行动的讯号,有时一台高难度手术能从早上7、8点一直做到第二天清晨4、5点,下了手术台,又走进病房巡视患者;当时交通不便,有时为了等待一位外地病人前来就诊,她能守候一整天;在她的观念里没有节假日,值班大夫一年365天都能在病房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当妇科肿瘤病人需要放疗时,她亲自操作……。“活着一天,就要把病人看好”这是胡佩兰主任的人生信条。心系患者,大爱仁心。视病人如亲人,是胡佩兰同志对待医患关系的真实写照。在她的眼中病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视同仁。她从来不称呼患者为“××床病人”,而是像亲人一样,“大姐”“小妹”的亲热称呼。在病房走廊遇到患者,她总是左搀右扶,一边问着病情一边结伴而行。到了吃饭时间,面对还没有看完的病人,她总是说:先跟我到家吃饭,再给你看病。许多她医治的病人,几十年后见面,她还能准确地叫出姓名;许多病人在治疗时是医患,治疗后就变成了朋友。她的同事评价她:“医比天大,患者比天大!”言传身教,精益求精。胡佩兰同志把毕生的精力都放在医学事业上,作为妇产科老主任,她呕心沥血建设医院妇产学科,培养新人她放手不放眼,对待后辈既手把手地教,又做好后盾,支持他们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对待业务,她精益求精,善于学习,工作之余,精通几门外语的她研读原版医学著作,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她睡觉的大床上,有一半被各种医学书籍占据着。她作风朴素、生活简单,不重吃不重穿,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地为病人、为事业而奋斗。她的崇高品质、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影响了几代妇产科医护人员,大家以有这样一位老主任而自豪。清正廉洁,扶危济困。胡佩兰同志终身行医,七十年如一日。她常说:“做医生首重医德,谈钱不能学医,好财不能看病。” 退休后的胡佩兰一直在社区服务中心坚持坐诊27年,即使在腰椎间盘突出、病情严重时,仍坚持坐小推椅每周出诊6天,从未间断。行医70年来,她看病坚持亲自做检查、写病历,坚持在有效的前提下尽量开便宜药,很少超过一百元,努力为病人解决身心的难题。她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经常拿出微薄的收入给病人垫付医药费。2000年,她满怀热忱加入青年志愿者,成为年龄最大的注册志愿者,共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她在去世的前一天还在为病人看病,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会场上,发言的同志真情流露,与会的同志含泪倾听。作为胡佩兰同志的学生、后辈,大家纷纷表示:胡佩兰同志是医疗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她的事迹感人至深、发人深思。她既是我们的老主任、老专家,又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行动的榜样。“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一定要把胡佩兰同志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科室医院、为患者群众、为医疗事业多做贡献!
    会上,五附院党委书记李新华表示,要认真总结、提炼、弘扬胡佩兰“仁心大医”精神,在全院医务工作者中掀起向胡佩兰同志学习的热潮,弘扬传承胡佩兰同志心系患者的大医情怀,仁心仁术的高尚医德,以病人为天职的职业操守,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






欢迎光临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http://zzued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