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标题: 石磊考研政治终极预测背诵版 [打印本页]
作者: 9316小鱼 时间: 2014-1-1 12:45
标题: 石磊考研政治终极预测背诵版
34、马克思主义哲学
记住:最后一问回答方法论意义,其余问题回答哲学原理(4个),按照七步走以及六种解题技巧答题,并写一下十年历年真题,必然能得高分!小伙伴们,石磊保佑你,阿门!!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可能考的题目有:
分析题一、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收入分配是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家的发展大局与和谐稳定。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收入分配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因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3、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的措施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第一,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第二,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第三,这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题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原因
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从国内看,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我们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措施
一是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三是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四是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要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完善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加大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五是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并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应有贡献。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提升制造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继续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牢牢掌控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对我国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巨大压力;新兴市场国家也在加快产业升级,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其低成本优势,加紧与我国在传统国际市场展开竞争,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抢占战略制高点和发展中国家抢占传统市场的双重压力。
从国内看,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调整。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劳动力、土地、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对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倒逼机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到位,不仅影响短期稳增长促转型目标的实现,还将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4、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第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第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全面把握国际经济格局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坚定决心。
5、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措施
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分析题三、改革开放、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1、改革开放的新观点:习近平强调,必须认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他就此提出5点意见
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
(2)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3、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当然,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4、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第一,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第二,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第三,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第四,弥补市场失灵。
总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一般规律,并不是在推进市场经济改革中,政府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无所作为,恰恰相反,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分析题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2、解决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第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第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
3、解决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作者: 9316小鱼 时间: 2014-1-1 12:46
36题、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近现代史结合出题有可能考的题目有:分析题一、党的作风与党的群众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延安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的开展:1941年5月,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遍展开。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第一,主观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第二,主观主义的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它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第三,主观主义当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
整风运动的意义:第一,在整风运动中,全党党员端正了思想路线,增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力。第二,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基本内容是:—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的力量之源。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是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4、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到建国初的整党整风运动,说明新时期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召开在革命胜利前夜的七届二中全会、及建国后的“三反”、“五反”运动,都是为了让党能经受执政的考验、接管城市的考验、生活环境变化的考验。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所以说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5、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将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从群众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
分析题二、如何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
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两个不能否定”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3、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
第一,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他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第二,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第三,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鉴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第四,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分析题三、中国共产党先后成功探索出的三条道路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1、中国共产党先后成功探索出的三条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紧紧依靠人民,走自己的路,先后成功地探索出了三条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又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实践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自信,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要一以贯之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37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技巧为:(特别注意: 37题先概括材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结合材料至少占4分(忘记请打耳光!!)
一、思想道德修养部分
1、道德题目意义的万能模板
……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大学生(中华民族)的……意识、……行为、……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道德建设,把……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就个人而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是社会和谐,增进人际交往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2、道德、法律题目的万能措施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的美德或法律规范。为此,我们必须做到:增强……道德意识或法律意识,养成遵守……道德准则或法律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和把握关于……中的道德准则或法律规范的知识,提升关于……中的道德准则或法律规范的自身文明素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出行、网络领域等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的万能原因
……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生活领域的范围逐渐扩大。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活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需要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两者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靠法律。
4、思修中个人和社会的万能模板
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个人体现社会,社会包含个人;我们不能只看到个人看不到社会;也不能看到社会看不到个人,我们应把个人和社会统一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个人和社会总体上是统一的,只有特殊情况下,需要牺牲个人实现社会,这样,表面上牺牲了个人实现了社会,也是实现个人的最高境界!
5、从法律角度如何理解“……”的万能模板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并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包括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公民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等。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二、法律基础部分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其次,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最后,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途径。
2、自由平等观念
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包括两方面内容: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3、公平正义观念
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两个方面。立法公正是执法公正的前提。如果立法是不公正的,执法就很难做到公正。立法公正的主要表现:立法机关按照民主的程序制定法律,充分听取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法律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充分体现社会的公正原则和标准。执法公正是法律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形式。这里所说的执法是指广义上的执法。执法公正的多方面要求:一是坚持合法合理原则,保证一切执法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符合社会的公理;二是坚持及时高效的原则,保证所有案件能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三是坚持程序公正的原则,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正。
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在法律中,实体公正是指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结果是否正当合理。程序公正是指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过程或程序是否正当合理。
4、权利义务观念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性质。从来源来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从基本内容来看,法律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依法作或不作一定行为,可以依法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从范围来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①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个表征利益,另一个表征负担;一个是主动的,另一个是被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②总量上的等值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法律权利的范围就是法律义务的界限,同样,法律义务的范围就是法律权利的界限。③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各有其独特的、总体上又是相互补充的功能。
特别注意: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容易考的选择题
(1)平等权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与基础。(2)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3)人身自由是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4)社会经济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一是财产权。二是劳动权。三是休息权。四是物质帮助权。
第二、我国宪法关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的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別、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与“法制”,虽然仅一字之差,但从内涵上讲,却有重大区別。“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而“法制”通常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强调依法治国,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的十八大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做了新的概括: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法律思维方式的四个特征:讲法律——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首先要以法律为准绳。讲证据——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以证据为根据。讲程序——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从法律程序出发。讲法理——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运用法律原理和精神。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三条途径:第一,学习法律知识。第二,掌握法律方法。第三,参与法律实践。
2、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措施:努力树立法律信仰;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宪法的特征、地位和作用
1、宪法的特征:(1)内容特征: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2)效力特征: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3)程序特征: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则只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建设法治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无可代替。依法治国所依之法最重要的就是宪法,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3、宪法的基本原则:第一,党的领导原则。第二,人民主权原则。第三,公民权利原则。第四,法治原则。第五,民主集中制原则。
作者: 9316小鱼 时间: 2014-1-1 12:47
38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有可能考的题目有:
分析题一、中国的外交政策
1、2013年中国政府的新举措
第一,中国政府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
中国政府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维护空中飞行秩序。这是中国有效行使自卫权的必要措施,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不影响有关空域的飞越自由。中国政府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既有充分法律依据,也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划设是基于国家安全形势发展的要求,可以完善中国海洋方向的防御体系,是增加军事透明度的一个重要步骤,可以提高中国防空预警能力,而且能够避免发生军事误判,可以提高为航空器提供服务的能力,更好地为其提供气象、通信、导航等方面的服务。
第二,中国政府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
第一,强调发展的和平性。第二,强调发展的自主性。第三,强调发展的科学性。第四,强调发展的合作性。加强合作是中国发展的鲜明特征。第五,强调发展的共同性。中国真诚期待同世界各国并肩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第六,强调发展的开放性。
3、中国发展起来后也不会在世界上争霸的基本国策和战略选择
第一,坚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关系。不干涉别国内政,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
第二,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做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事,注重共同利益、发展共同利益、维护共同利益。
第三,坚持以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矛盾分歧。
4、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断
第一、外交理念有重大创新。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并提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12字精神”,其中突出了“共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宣示维护领土主权坚定信心。十八大报告在重申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同时,强调“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绝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第三、凸显对外政策主动性。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等。
第四、首提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这是在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正视中国与世界关系历史性变化的战略选择,更是对中国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集中体现,也是为实现到建党和建立新中国“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所必需。
第五、高度关切非传统安全。
分析题二、“棱镜门事件”与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
1、“棱镜门事件”
6月6日,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率先披露美情报机构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听项目。美防务承包商前雇员斯诺登随后披露自己“告密者”身份。
“棱镜门”事件牵动美、中、俄、欧当今世界四大主要力量及拉美左翼多国博弈,涉及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覆盖虚拟与现实两大空间,折射网络时代世界政治新特征。
首先,该事件充分暴露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本性,其霸权虽无人企及却失道寡助,但大国力量对比多极化依然任重道远。
其次,该事件对美国造成三重“伤害”:一是国际形象严重受损,软实力严重失分。二是情报外包体制漏洞百出,反思改进势在必行。三是冲击美安全及对外战略。
再次,该事件诱发新老大国复杂博弈。
第四,该事件凸显网络信息安全无比重要,将深刻影响网络时代的国家治理,网络空间的国际规则之争更趋激烈。
第五,该事件表明“基于网络”的非国家行为体已成影响国际格局的重要新变量。
面对该事件衍生的诸多复杂效应和重大国际战略影响,中国应统筹内外,未雨绸缪,趋利避害,自强不息,力争网络时代社会管理与大国博弈的战略主动权。中国认为,网络安全事关各国主权和安全,在这一重大问题上,国际社会应该牢固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共同合作,有效应对。我们呼吁各国行动起来,制定一套各方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
2、非传统安全的特点
第一,安全内涵和主体的多元化。第二,爆发方式复杂。第三,影响范围广泛。第四,治理难度增大。
3、如何应对非传统安全
首先,加强国际合作。非传统安全问题使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凸显,并以共同利益为基础走上了全面合作的轨道。
其次,心态更需开放。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中,一种开放与坦诚的态度显得格外重要。
再次,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9·11”事件发生以来,国际组织在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上的国际协调、维护国际安全秩序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分析题三、新型大国关系
1、中国外交的总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大国之所以是关键,在于其是决定国际战略格局与影响中国外部环境的主要因素。中国十分重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强调“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群雄并起,中国积极加强与它们的战略合作关系,进而与各地区主要大国进一步加强合作,中国大国关系体现出积极、建设性、全面性的特征。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在“大国是关键”的外交布局上“稳中求进”,首倡“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是对历史上反复出现的霸权国家与崛起国家之间零和竞争、相互对抗乃至兵戎相见所谓“定律”的根本否定,是中国当代领导人从新的全球化时代背景出发,顺势而为、与时俱进的开创性战略思想,不仅完全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而且充实完善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战略,也展现了中国致力于与其他大国和而不同、相互包容、共同进步的善意诚意。
2、中美关系
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近平主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3、中俄关系
习近平主席上任伊始的首次出访,便是于2013年3月22日—24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表明中方高度重视中俄传统友好关系,把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政策优先考虑方向,体现了中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内涵,凸显两国关系的高水平与特殊性。
习近平主席高度评价中俄关系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的保障,强调两国要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以实际行动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本国核心利益,坚定支持对方发展复兴,坚定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对方办好自己的事情。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强调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问题上,双方将彼此提供坚定支持。
欢迎光临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http://zzued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