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标题: 2014年考研政治考前冲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打印本页]

作者: 夜末清风    时间: 2013-12-31 15:21
标题: 2014年考研政治考前冲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1)唯心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一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二是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2)唯物史观
  马克思正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它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唯心史观的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它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构成及作用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它还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地理环境是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体现着人们改造自然的现实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物质的社会关系"。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第一,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
  第二,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在哲学上,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
  一是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二是劳动对象。它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变为使用价值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三是劳动者。它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并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关系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和人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首先,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本质上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人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也不能任意改变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是不会灭亡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这一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
  再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其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存在着多种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2.上层建筑的内涵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第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表现形态。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一定会产生不同性质的上层建筑。由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因而它必然对上层建筑起主导作用,并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经济基础变化了,上层建筑也要随之改变;经济基础不仅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而且也决定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由于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其改变有早有晚、有快有慢,虽不是同时的立即的改变,但变化是必然的。在阶级社会里,上层建筑的变革,首先是从国家政权和法制制度开始,旧的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特别是道德、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变化就更缓慢一些。这些情况决定了上层建筑中思想文化领域里新旧斗争的长期性。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的手段有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它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力量。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上层建筑中的核心政治力量,其先进性的发挥,就集中表现在它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的。它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产生的,它根源于经济基础,但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力量,它又超越于经济基础。也就是说,上层建筑既具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使上层建筑不会完全地、绝对地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它们之间总会有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
  ①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②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力量,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
  ③经济基础总会变化,这种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这就造成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的情况。
  ④当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已经陈旧的经济基础时,仍然维护这种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成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它们之间的矛盾就趋于尖锐化。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这一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对于每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都可以从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得到科学的说明,这一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现依据。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认识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要求我们全面地、具体地、历史地分析社会。首先,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两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骼"和"血肉"。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其次,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现实存在的社会形态是复杂的,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民族中,由于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不同,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最后,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马克思认为这是"自然的发展阶段"。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过程。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在现实社会中,每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都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也就是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二是取决于交往。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最深刻的根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又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还在于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因为:
  ①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②这两对矛盾存在于每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③这两对矛盾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④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并制约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⑤这两对矛盾运动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两个"一定要适合"的规律。正是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这两对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但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以至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生产方式或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但也不能忽视上层建筑即政治和社会意识因素的巨大的能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实现社会发展多重目标的根本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我们党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的产生和本质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
  2.阶级斗争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3.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
      三、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2)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3)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以及革命阶级本身。
  (4)革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同时也不否认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为争取劳动者境况的改善所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
  四、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恩格斯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当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在今天,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融为一体。
  2.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其一,它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质的变革。其二,它使人们的劳动形式产生质的提升。其三,它使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从而引起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革。
  最后,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现代科技革命使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等特征,并使认识生活出现数学化、模型化、形式化的趋势。我国制定并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是发挥科技社会功能的强大推动力的重要保证。
  3.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1)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2)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
  "全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全球问题"产生的原因:"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主张英雄史观
  唯心史观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历史观被称为英雄史观。
  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根源。它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是其认识根源;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的政治统治和精神生活被少数人所垄断,是其社会历史根源;剥削阶级的偏见是其阶级根源。
  (2)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主张群众史观
  与唯心史观相反,唯物史观认为,"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社会和人是不可分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种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3.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同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4.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1)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2)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3)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5.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1)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个人与社会历史
  所谓个人,是指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马克思指出,"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过程,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2.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历史人物的含义
  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在历史人物中,对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杰出人物。
  (2)历史人物的作用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3.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
  (2)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阶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欢迎光临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http://zzued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