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标题: 学术社区:董广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郑大考研网1    时间: 2010-6-12 12:48
标题: 学术社区:董广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要:近两年来,基于互联网技术而衍生的各种新媒介形态层出不穷。新媒介形态的出现,模糊了各大众传媒之间的技术界限与业务界限,并昭示着媒介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媒介融合的结果,正在或已经引发新闻传播业所处的环境发生剧变。新的媒介环境,迫切需要跨学科知识、跨媒体技能、跨文化思维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为培养具备“三跨”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新闻传播教育急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变革:(1)师资队伍:实现知识重构与能力再造;(2)课程体系:通识教育与新闻专业教育并重;(3)实践环节:推行“行知模式”。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学术界就被提出。“媒介融合”是指随着传播技术(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报业、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使得媒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同时,新媒体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的功能逐步强大。因此,媒介融合是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深层次联合。媒介融合有两层含义,一是传播技术的融合,即两种或多种技术融合后形成某种新传播技术,新传播技术具有多种技术特点又有其独特性,由融合产生的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介的功能大于原先各部分之和。其次,媒介融合也指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主要表现是传播内容的多媒体化。多媒体内容是对单一媒体技术与资源的一种重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结合。它不仅有助于内容的丰富与深化,也有助于吸引电子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受众。
在我国,由高速发展的传播技术的驱动,媒介融合的趋势在2005年就初露端倪。如2005224,人民网与中国人大新闻网、中国政协新闻网共同开办的以手机为终端的“两会”无线新闻网站开通;525,上海东方网的无线新闻网站开通;728,中国广播网开通银河网络电台;713,“国际在线”正式开播多语种(汉语普通话、英语、德语、日语)网络电台; 8月8日,央视国际网络开通网络电视新闻频道和娱乐频道;8月16日,中青网“青春之声—中国青少年网络电台”开始试播,等等。
网络电视(IPTV)牌照的发放是近几年业界关注的事件之一。20054月,国家广电总局向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发出首张IPTV执照,批准其开办以电视机、手持设备为接收终端的视听节目传播业务,成为当时业界最为关注的事件之一。20059月底,“中国移动”开通手机电视业务,手机电视开始亮相大众传播领域;截至当年11月底,在短短3个月内,“中国移动”的手机电视用户已经突破15万户,上海的实际用户数突破2万户。
  近几年来,借助于互联网技术而衍生的新媒介形态,除了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手机媒体外,还有列车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媒介融合的结果,是新媒介形态的层出不穷。
一、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新要求
新闻传播业作为一种传递信息与知识、传承国家与民族文化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更高的要求。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 C·Sparks在对22 个国家的新闻传播教育情况进行考察之后指出,21世纪的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四个方面的素质以及三种才能:清晰准确的写作才能、传播才能以及创造才能[1]2005 11 19 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发起的“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论坛”上,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们共同拟定了新闻传播教育界第一个共识性文件——《北京共识》。在《北京共识》中,将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任务定位为:“培养具有神圣的职业良知、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传播工作者。”[2]
近几年来,媒介融合的浪潮,给新闻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并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介融合的结果,在新闻传播领域引发了如下变化:一,新闻信源结构与新闻传播主体发生变化;二,新闻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发生变化;三,新闻载体与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3]。以上三方面的变化,已经和正在引发新闻传播业所处的环境发生剧变;基于传统新闻业的结构和运行方式而形成的传统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正在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和更为强烈的变革诉求。媒介融合背景下,急需以下三类人才:
其一,具备跨学科知识的人才。媒介融合环境下,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播管理、受众分析、传播效果等一系列问题,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闻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具备跨学科知识,即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精通本专业核心知识,并通过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取长补短而实现各学科知识的融合。
其二,具备跨媒体技能的人才。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专业技能的界限亦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将成为未来新闻人才的首选。例如,美国的News Stand(报摊)公司,利用自己的技术,与全球200多家报刊形成了合作关系,共同制作以及通过网络发行新型电子报纸,这其中包括《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等大报。20061027,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联手,实现跨媒体合作,共同打造新闻信息合作、广告经营合作、大型文化传播项目合作、经营管理模式交流以及人才培养交流等平台。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新闻工作者既要为报纸提供文字报道, 又要为广播电视提供音频和视频报道,还要为网站提供网络报道。但目前在我国能够胜任这种多媒体报道工作的全能型新闻人才还极其匮乏, 我们的新闻院校也往往停留在单一技能新闻人才的培养上, 因此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新闻从业人员或在读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进行跨媒体技能的培训。
其三,具备跨文化思维的人才。在全球化浪潮的现实情境下,媒介技术的进步,将加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跨文化传播将成为未来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传播活动的起点、传播活动中心环节,传播者在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加工与传播信息时,不但要充分了解自己国家和他国的文化背景,还要在这些差异中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不但要了解各国受众的共性,还要了解各国受众的个性,以及不同受众群体之间的差异,然后才能在充分尊重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变革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前述具备“三跨”素质——跨学科知识、跨媒体技能、跨文化思维的人才将成为新闻业的急需,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将难以适应当前新闻业对“三跨”人才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新闻传播教育亟需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三个基础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的需求。
1.师资队伍的完善:知识重构与能力再造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为实现培养具有“三跨”素质人才的目标,要求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既要精通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也要拥有跨学科的背景知识;既要了解新闻传播专业的理论体系,也要掌握新闻传播的实务与方法;既要了解人类的经典文明知识,也要洞察学科的发展前沿;既要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与传统,也要了解世界的前沿动态。总之,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队伍,普遍面临知识重构与能力再造的任务[4]
师资队伍的知识重构与能力再造,意味着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队伍应:(1)知识方面,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基础,即不仅掌握同一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核心知识系统,亦应掌握其他跨部类学科的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2)能力方面,掌握两类能力:一类是多媒体信息组合传播的技术与操作,二是科学工具在新闻传播实务工作与专业研究中的应用。
 2.课程体系的优化:通识教育与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并重
作为大学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远大目光、通融见识、自由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提供的高层次人才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新闻学教育所采用的课程体系多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急需大量专门人才的前提下,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面对今天传播科技高速发展、媒介融合日益加剧的现实,基于传统新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已经难以满足新闻业的变革需求。
笔者认为,新的课程体系应立足于“宽口径、厚基础”,并包含如下内容:一是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二是深厚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教育;三是各类媒介技术使用能力的训练;四是科学思维方法与专业工作方法的培养;五是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培养。
包含了上述内容的课程体系,即可满足通识教育和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并重的要求。
关于通识教育应当设置哪些课程,近几年西方教育界有诸多尝试,国内的新闻传播教育学者也对此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的提法比较有见解。他认为,新闻人才的通识教育应至少包含以下课程:
国学通论、西方哲学、中国文学、世界文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经济学基础、法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宗教学、地理学(历史地理、现代政治地理、自然地理)、传播概论、自然科学知识。
关于自然科学知识,笔者认为,应包含数学(统计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或叫概论。
3.实践环节的加强:推行“行知模式”
在美国,新闻人才的培养基地——密苏里新闻学院一直以自办商业报纸、电台、电视台为荣。在密苏里新闻学院,多年来一直实行着被其他新闻院校所推崇的人才培养模式——“密苏里模式”。“密苏里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新闻实践,是培养新闻人才的最有效途径。在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课堂和报社编辑部、教授办公室整合在一起,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环节与专业实践环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密苏里模式”相当独特,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都难以复制,而且“密苏里模式”的实用主义与职业取向并不一定完全适合当前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尽管如此,“密苏里模式”所倡导的注重实践的教育理念,对我们今天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有相当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笔者认为,借鉴“密苏里模式”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行知观”,推行“行知模式”,可为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协调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提供思路。
知与行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古老的认识论范畴。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行先于知、由行而致知、行是知的基础、行高于知等见解, 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就其现代意义而言,探讨的其实就是认知和实践的关系。将先“行知”后“知行”的“行知观”借鉴到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中, 就是将“非教学途径”与“教学途径”结合,让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先实践,后认知,即先通过设计实践性环节(“非教学途径”)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然后再回到课堂教学中进行理论的认知和提升。实践性环节(“非教学途径”)主要包括:课外讨论(组织学生对一些新闻传播现象进行课堂讨论)、媒体参观(如参加节目录制)、专业讲座和实践作业。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高校可加强横向联合,与周遍大中型媒体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每学期派遣一部分优秀学生去这些媒体参加实践/实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并经过课堂知识的学习,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1] 陈昌凤:培养综合性新闻人才,中国记者,2002年第1期
[2] 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论坛——《北京共识》,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5-11/19/content_3805183.htm
[3] 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5期
[4] 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基础元素的构建,技术与制度:中国传媒改革开放三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海:复旦大学,2008年6月

       (新闻战线2009.4发表)
作者: xiaofeng123456    时间: 2012-3-6 09:51
谢谢,收了




欢迎光临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http://zzued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